 |
上海市某中學班主任老師在講評本班同學的作文,得到熱烈反響,。新華社記者:陳飛
攝 | 第十一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日前落下帷幕,,共產生60名一等獎獲得者。 在過去的10年里,,每年一度的“新概念”大賽成就了一大批“80后”青年作家群體,。但饒有意味的是,今年這些脫穎而出的更加年輕的佼佼者,,卻鮮有當作家的理想,,并且拒絕“文學青年”的稱呼。 這些出生于上世紀90年代的年輕人,,內心深處還有文學夢嗎,?對他們而言,文學夢究竟代表著什么,?
“文學青年”是否帶有嘲諷味道
“新概念”作文大賽無疑聚集了一群有寫作愛好和特長的年輕人,。 《萌芽》雜志社主編、被外界稱為“新概念之父”的趙長天認為,,參賽的年輕人有文學素養(yǎng),,熱愛寫作也寫得不錯,他們是一群名副其實的“文學青年”,。 但是,,參加比賽的中學生卻對于“文學青年”這樣的頭銜避而遠之,。 “不不不,我不喜歡別人叫我‘文學青年’,,這個稱呼帶著一點嘲諷的味道,。”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的夏克勛連連搖頭,。 江西省宜春中學高三的劉傳升態(tài)度更為堅決:“我不是什么‘文學青年’,。我是理科生,我將來上大學也是要讀理科的,�,!辈贿^,他也不否認,,當成為江西省唯一一位進入復賽的選手之后,,同學們夾道歡送“壯士出征”的場景,還是讓他小小得意了一下,。 而就是這群不喜歡被稱作“文學青年”的人,,在考卷上卻留下了鮮明的“文學痕跡”:他們討論叔本華,注重物質生活中的精神品位,,以洛麗塔來解讀“大師與少女”之間的情愫,,用“待斬的鵝”來描寫青春期男生發(fā)育時的復雜情緒,給100年前的梵·高寫信…… “無論是語言上還是題材上,,感覺都比我們當時要好,。”曾經是“新概念”作文一等獎獲得者,,而今成了大賽評委的青年作家張悅然這樣評價她所看到的作品,。 馮永峰是上世紀90年代初北京大學“五四文學社”社長,開創(chuàng)了北大詩歌節(jié),。即便是當年的文學“風云人物”,,說到“文學青年”,還會變得敏感:“你是覺得我幼稚嗎,?現在很多人認為,,‘文學青年’和‘幼稚’是劃等號的�,!�
從單一繁榮到多元表達
每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大中學生參加,。如今,比賽后,,他們第一時間做的事,,就是相互交換各自的博客地址,以便將來到他人的空間里去“踩踩”,看看別人的文字,,表達自己的主張,。而博客之外,在“創(chuàng)新作文網”BBS的網絡平臺上,,年輕人則時常聚集討論一些和文學相關的話題,,自由發(fā)稿,接受同齡人的品評,。 “文學夢就在這里�,!薄睹妊俊冯s志社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李其綱認為,“文學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F在的文學氛圍并沒有淡,,而是以年輕人更加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了。一個人的文學素養(yǎng),,可以從其手機短信,、欣賞的電影臺詞、歌詞或者不斷更新的個人博客中看出來,,這些地方都有‘文學因子’的存在,。” 本屆比賽復賽后,,學生們普遍的反映是,,如果面前不是一支筆而是一臺電腦的話,也許會寫得更順一些,。 這僅僅是現代寫作方式中最顯而易見的一個變化,。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樣幾個數字:作為國內最大網絡原創(chuàng)文學網站的起點中文網,集中了1500多名業(yè)余的網絡作家,,原創(chuàng)文學總字數120億,,每天新增3000萬字。而天涯文學社區(qū)每天也是“人頭攢動”,,某個作者的一部作品下面,,通常會跟著一大群忠實的“粉絲”,他們隨時關注連載進展,,提出意見,,把自己的生活素材提供給作者以便進行下一步創(chuàng)作。 “這是古今中外從來沒有過的一種創(chuàng)作狀態(tài),�,!壁w長天說,“工具的變化會對文學樣式和創(chuàng)作內容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這種實質性的影響,,也體現在學校文學社團的變化上。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醫(yī)藥專業(yè)大四學生周圓是學校文學社的積極分子,,她說,,文學社和其他體育類、經濟類的社團相比,,無論在經費上和活動組織上都比較弱勢,,社團平時一個月活動一次,討論一下讀書心得,,或者邀請一些教授來開講座,。這與20年前的北大詩歌節(jié)的轟動無法相提并論,和30年前人人讀北島,、讀舒婷,、讀顧城、讀海子的盛況更是相去甚遠,。傳統意義上的神圣的文學夢,,開始棲身于平凡個體的日常生活。 作為上世紀80年代初華東師范大學夏雨詩社首任社長和主編的李其綱,,談起今昔的強烈反差非常理性:“當年是‘單一的繁榮’,,現在是多元的表達。現在文學表達的出口越來越多元,,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分散了�,!�
文學不是一種職業(yè)
當年因“新概念”成名的張悅然,、郭敬明等,后來成為職業(yè)作家,,并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不過,如今,,新的獲獎者對于走職業(yè)化的寫作道路并不趨之若鶩,。 魏雪娟特地從安徽趕來陪考,她表示只是希望女兒在高三繁重的課業(yè)中抽身一兩日,�,!拔遗畠悍浅O矚g寫作,有靈感的時候下筆如有神,,她在全國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和‘新概念’作文大賽上都拿過獎,。不過,,她只是希望把文學當作一種興趣愛好。她是高中理科重點班的學生,,今后上大學也會選擇理科專業(yè),。” 也有很多希望在寫作上有長足發(fā)展的學生,。安徽省涇縣中學高三的方慧說,,她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作家,不過,,她也會考慮從事編輯,、記者之類和文字有關的職業(yè),因為畢竟“對著約稿單卻寫不出東西的作家,,日子很難熬”,。 已經成為職業(yè)作家的張悅然也表示,參加“新概念”給她帶來兩個益處:一是幫助她找到了自己的讀者,,二是幫助她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對現今的大多數參賽者來說,,后者的意義更大。 事實上,,在一屆又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中,,一大批有著文學潛質的學生被發(fā)現。但是他們中后來選擇理科的不在少數,,而最終成為專職作家卻是少數,。 學者余秋雨在日前的一個電視節(jié)目中談道:“文學不是一種職業(yè),文學其實是一種素養(yǎng),�,!� 對此,趙長天認為:“文學是人學,。最好的文學本質上是業(yè)余的,,這才是完全自由的文學。同時,,每個人都應該有文學修養(yǎng),,這樣人們對于人性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豐富和通達,�,!�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文學更重要的功能是豐富一個人的心靈,。不論過去,、現在、將來,文學始終是一代又一代人塑造自我精神世界,、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