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每次吃東西前都會仔細計算食物的卡路里,、營養(yǎng)成分或脂肪含量?你是不是癡迷于篩選健康食物,,嚴格遵從“非健康食物不吃”的原則,?你是不是越來越難享受到飲食的樂趣,或者經(jīng)常因飲食標準不同與親友爭論不休,? 那么,,你可能患上了一種飲食失調(diào)類疾病——健康食品癥。美國作家邁克爾·波倫說:“這是一種對健康飲食的不健康癡迷,�,!�
健康食品迷
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6歲的約翰尼·里吉尼來說,吃頓午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經(jīng)常會花好幾天時間去準備一頓飯,,甚至還會自己種植或發(fā)酵某些食物,。為下一頓飯作準備是里吉尼永遠也忙不完的事。他懷疑大多數(shù)食品,,還認為土壤中的毒素會進入蘋果,,從而進入人們體內(nèi)。 羅得島前體操運動員凱特·芬山女士在移居到加州后成為生食主義者,。芬山的姐姐埃琳介紹說,,芬山完全沉溺于清除體內(nèi)毒素的事情上,那似乎是她的終極目標,。芬山不斷從她的食譜上削減食品,,把越來越多的食品列上黑名單。她堅持只吃她認為“純凈”的食物,。 對食品的高度不信任感,,讓芬山的精神狀態(tài)不斷惡化。芬山有一本日記,,上面記錄了她的疑惑和絕望,。她這樣寫道:“我該如何去增加體重呢?我很害怕,,也很迷惑,。” 明尼蘇達州29歲的夏洛特·安德森女士同樣也癡迷于健康飲食的挑選,、配備和制作,。為一日三餐作準備,幾乎是她全部的生活內(nèi)容,。安德森通常會不自覺地把食物列表排序,,對每一種食物進行多項分析,然后才能決定吃什么,。她甚至覺得自己對食品的關(guān)注程度遠遠超過了3個孩子,。 安德森覺得潛在毒素無處不在,生怕自己會因吃到什么不該吃的東西而患上癌癥,。她通常避免去吃大部分人喜歡吃的東西:她排斥熱帶水果,,因為她認為熱帶水果含糖量過高;她不吃有根的蔬菜,,因為它們含過多碳水化合物,。安德森甚至不去飯店或朋友家吃飯,她害怕被迫吃到不“純凈”的食物,�,!斑@的確是個大問題,,”安德森說:“而且我覺得不少人也正面臨著類似問題,�,!�
健康食品癥
美國作家波倫在其暢銷書《為食物辯護》中指出,不少人認為,,食物只是其所含各種物質(zhì)的總和,,各種營養(yǎng)成分可以通過科學方法進行測量,吃飯的目的只是為了保持健康,,飲食需要專家指導,。人們過度癡迷于所謂的健康飲食,卻導致飲食失調(diào),,患上健康食品癥,。這種疾病正在日益流行,波倫建議人們回歸到傳統(tǒng)的飲食方式,。 事實上,,里吉尼、芬山,、安德森等人正是患上了健康食品癥,。這種疾病的癥狀就是過度癡迷于健康食品,從而使追求健康飲食變成事實上的不健康行為,。 健康食品癥的概念最早由史蒂夫·布拉特曼醫(yī)生提出,。 布拉特曼醫(yī)生曾致力于追求健康食品的運動,但當他意識到自己因追求健康食品而深受折磨時,,他又成為一名健康食品運動的抨擊者,。“我曾經(jīng)為追求健康食品深受強迫癥困擾,。追求健康食品占據(jù)了我生命中太多時間,,這簡直是一種浪費,我原本可以做許多其他的事情,,”布拉特曼說,。 他指出,健康食品癥患者追求的是食物的純凈性,。比如,,他們厭惡經(jīng)過加工的食品,像面條,、奶酪之類的食品他們絕對不碰,。而健康食品癥不同于厭食癥。厭食癥患者通常認為自己很胖,,而健康食品癥者則明知道自己不胖,,卻要求食品低糖、低脂肪,以及絕對“純凈”,,以為這是追求健康的做法,。 “人們往往會認同追求健康的行為,比如耗資幾百萬美元撰寫的健康食品書籍會受到追捧,,從一定程度上說,,這是件好事!”布拉特曼說,,“但像里吉尼和安德森這樣,,過度癡迷于追求健康,就已經(jīng)成了一種疾病,。因為當一個人對食品健康的關(guān)注超過了對生命本身和其他更重要事情的關(guān)注,,這一定出了問題�,!�
針對“食物可以縮減為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集合而不會有實質(zhì)性損失”的觀點,,作家波倫駁斥說:“我們知道如何去掉玉米粒或麥粒的外殼,,獲取它的部分化學物質(zhì),,但完全不知道如何把它們重新組合起來�,!�
小心被誤導
維克托拉斯·庫芬斯卡斯是一名“生食”食品的積極倡導者,。 生食主義者堅信,蔬菜一旦經(jīng)過烹飪,,哪怕只是煮過一點點時間,,都會喪失其營養(yǎng)價值。而吃肉則等于吃了動物們的“恐懼”,。 庫芬斯卡斯曾經(jīng)說:“吃什么長什么,。如果你吃了死的食物,那么死亡便會加速來臨,。動物被屠宰時會產(chǎn)生恐懼,,人們?nèi)绻缘袅藙游铮矔赃M動物的‘恐懼’,�,!彼裕瑤旆宜箍ㄋ拐J為,,人們最好生食食物,。 “壽命的延長并不代表生命質(zhì)量增加,”庫芬斯卡斯說:“我們只能說是人們在藥物的幫助下活得更長了,,但這樣的人不自然也不完整,�,!� 庫芬斯卡斯堅信只有生食食品才是保持健康的唯一途徑。但布拉特曼卻認為,,生食食品無法獲得充足的卡路里,。 布拉特曼說:“那種‘生食主義者只要嚴格按照食譜就能獲得充足營養(yǎng),從而保持健康’的理論是片面的,。因為這種理論關(guān)注的重點并不是營養(yǎng)攝入,,而是讓人們從精神層面上獲得滿足感,�,!� 自從患上健康食品癥,芬山就變得越來越消瘦和憔悴,,原本漂亮,、活潑的她迅速蒼老,讓看到她的人驚訝不已,。芬山體重過輕,,不是厭食癥患者。但她還是堅持只食用她認為“純凈”的食品,。雖然芬山最終同意讓家人帶她去醫(yī)院,。但一切都已經(jīng)晚了,年僅37歲的芬山因健康食品癥死亡,。 家人閱讀芬山的日記時,,才知道她一直在遵從健康食品導師的教誨,其中一個導師就是庫芬斯卡斯,。 對于自己的名字出現(xiàn)在芬山的日記里,,庫芬斯卡斯絲毫不感到驚訝。他說:“我的名字出現(xiàn)在許多人的日記里,,比如一些戰(zhàn)勝了癌癥,、哮喘病或者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們。我的熱情影響了芬山并讓她按照我說的話去做,。這樣的結(jié)果是她給自己解了毒并向著另一種人生邁進,。” 庫芬斯卡斯說健康食品癥患者往往是精神不夠穩(wěn)定的人,,像里吉尼和安德森,。他們都有過飲食混亂“前科”,在接受大量日常飲食教育后,,他們扭曲到一個不健康的極端,。
現(xiàn)實危害多
也許有人會認為,花大量時間考慮什么是健康食品并不比其他那些狂熱愛好更壞,。就像人們喜歡旅游,,或者熱衷瘋狂購物一樣,,并沒什么壞處。 但布拉特曼說,,一些人過度關(guān)注健康食品反而會傷害自己,。芬山的死就是一個例證。 里吉尼也受害頗深,。上一次他稱體重時只有35.4公斤,。雖然只有26歲,但是他卻被告知他的骨頭就像85歲老人的骨頭一樣,,這讓里吉尼大吃一驚,。 盡管如此,里吉尼仍然堅持所謂的健康食品生活方式,。他說:“為什么我要停止這么做呢,?我為什么要吃那些不純凈的東西,從而讓自己死得更快呢,?” 雖然經(jīng)過精神療法,,安德森的健康食品癥已經(jīng)基本治愈,但是曾經(jīng)對“純凈”食品的沉迷毀了她的健康,�,!皼]有人能選擇自己怎樣死,我們只能選擇怎樣活,,而曾經(jīng)的我甚至沒有活著,。” 作家波倫在《為食物辯護》中對健康食品癥的極端表現(xiàn)進行了無情的嘲弄,。波倫認為,,既然容易誘發(fā)糖尿病的西方食譜非但沒有促使人們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還導致越來越“興旺”的糖尿病產(chǎn)業(yè),,那么,,飲食以及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醫(yī)學權(quán)威機構(gòu)可說毫無智慧可言。他說:“只有當醫(yī)生們把快餐店踢出醫(yī)院大門,,我們才能確定這種情況有所改觀,。” 波倫呼吁人們關(guān)注食品科學的負面效應,,認識到研究報告的不可靠性,,退回到以前的飲食方式。他提倡回歸到以本地食物和基礎(chǔ)食物為主,,建議美國人在飲食上投入更多:不僅投入更多金錢,,還有更多時間。奉行“少食多餐”原則,,也許人們就能在經(jīng)濟上感到寬裕,;用親自下廚取代買快餐,,也許就能恢復對傳統(tǒng)的“吃飯”概念的尊重。 為幫助傳統(tǒng)食品奪回其失去的陣地,,波倫在《為食物辯護》中提出了幾條簡潔明確的建議:不要吃任何你曾祖母不認得的食物,;不要吃任何大肆宣揚為“健康食品”的東西;要像服用維生素藥片的人那樣重視維生素,,但不要真的去吃它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