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認為自行車是普通人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然而,英國運輸部一項全國出行情況調(diào)查顛覆了這一看法,。調(diào)查顯示,英國高收入人群似乎更喜歡騎車,。 一年內(nèi),英國1/5收入最高人群與1/5收入最低人群相比,,騎車次數(shù)前者是后者的2.5倍,,高收入人群騎車熱正在英國升溫。調(diào)查顯示,,高收入人群騎車熱興起之際,,卻有更多低收入者拒絕騎車。在多種因素中,,受教育程度高低和輿論壓力成為兩大主因,。 《泰晤士報》援引“倫敦自行車運動”的觀點報道說,高收入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知道騎車對身體有益,,因而更注重維持健康生活方式。多項研究證實,,“騎車族”的身體狀況堪比比他們年輕10歲的人,,35歲以上騎車族的壽命會因頻繁騎車而增加兩年。 “倫敦自行車運動”一名發(fā)言人說:“相比之下,,低收入人群會把生活重心放在養(yǎng)家糊口上,,通常忽視自己的健康狀況,對環(huán)境問題也較少關注,�,!� 另一項研究表明,雖然英國低收入者購買自駕車的比率是高收入者的1/5,,他們?nèi)圆辉缚紤]把自行車作為頭號交通工具,。研究人員說,這是因為他們覺得騎車族在旁人看來大都貧窮,,社會地位低,;相反,高收入者則自信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并不排斥騎車。 此外,一些人不愿騎車是因為住在高層樓,,無法找到安全的存車地點,。 英國一家騎車俱樂部認為,英國社會缺少適于為騎車族“代言”的人選,。 近期涉及一名英國女明星鼓勵民眾騎車的活動出現(xiàn)爭議,。活動原定在首都倫敦市中心的要道上舉行,,當天還實行了交通管制,。但是,保守黨人士對女明星與倫敦市長肯·利文斯通同臺十分不滿,,致使女明星無法按原計劃展開宣傳活動,。 俱樂部官員羅杰·杰芬就此表示遺憾:“其實,她(那名女明星)是非常理想的代言人,,在那些從未考慮騎車出行的年輕人中很有影響力,。” 英國現(xiàn)有騎車代言人大多為知名人士,,如保守黨人鮑里斯·約翰遜,、戴維·卡梅倫,播音員杰里米·帕克斯曼,、喬恩·斯諾,。然而,真正對民眾有影響力的球星和娛樂界明星卻很少為宣傳騎車出鏡,,即便有也只是在公園內(nèi),,不會上路。 杰芬說,,說教只會遭到普通大眾抵觸,,應當尋找一些形象積極向上的明星,借助于他們展現(xiàn)騎車的魅力,。 英國各方時下正全力出動,,鼓勵市民騎車出行。 一家騎車俱樂部最近收到450萬英鎊(約合900萬美元)用于推動低收入群體騎車的撥款,。此外,,英國政府也籌資建立了推廣騎車的“英格蘭騎車”組織。 這家組織的主席菲利普·達頓說,,全英范圍內(nèi),,2000年至2006年間自行車銷售量從2800萬輛升至3500萬輛。倫敦范圍內(nèi),,從2000年始,,騎車族的數(shù)量增加了83%,。然而,倫敦以外地區(qū)的騎車人數(shù)無明顯增加,。 曾任英國著名自行車制造商“蘭令”執(zhí)行總裁的達頓補充說,,近年有良好銷量的自行車制造商多為名牌,諸如崔克,、捷安特,、坎農(nóng)戴爾等,單價至少在400英鎊(800美元)以上,。他認為:“這些名牌使自行車變?yōu)樯莩奁�,。因此,低收入人群的購買力還遠遠不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