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5-09 本報記者:王炳坤 陳光明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
|
|
“五一”長假很多商品交易火暴,,古董家具也沒有閑著。記者日前從遼寧省鞍山市古玩市場了解到,,古董家具正成為一些收藏者的新寵,,但是隨著各種仿制品的出現(xiàn),一些初級收藏者很容易被迷惑,。 眼下,,持續(xù)上漲的價格正成為古董家具收藏熱的主因。記者從鞍山古玩市場了解到,,晚清或解放前的紅木或酸枝木的兩把太師椅加一張八仙桌,,真品價格就在50萬元左右,而在10年前,,這樣一套真品的價位也不過兩萬元左右,。正因為巨大的升值空間,古董家具的贗品也層出不窮,。 有趣的是,,一些用真材實料制作的“新做仿古”家具,近兩年來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升值,,這也有效刺激了贗品家具的增多,。但是由于許多初級家具收藏者分不清紫檀、黃花梨,、海南小葉檀,、越南紅木等材質(zhì)上的區(qū)別,以致屢屢有人上當受騙,。 鞍山市收藏協(xié)會專家提示,,判斷古董家具的真?zhèn)慰梢杂烧w到分支,由外到內(nèi)來識別,。整體上,,真品有整體氣韻,外形洗練簡潔,,一些磨損部位的包漿自然,。而現(xiàn)在的仿制古家具僅停留在形似上,雕工呆滯生硬或故意突出某個局部,,一些邊沿線條,、紋飾外線等不夠精致,,常常露出破綻。其次,,真品古董家具的打磨常常一磨就是數(shù)年,,有的紫檀家具甚至是用竹片一點一點刮磨出來的,特別是那些細微之處,、深凹之處,,都非常光滑柔潤。而新仿家具大多是機械打磨,,外凸與平整部位可以拋光得如鏡面,,但在凹陷處沒有光澤、明顯粗糙,。對于貼皮類的古董家具,,可以從內(nèi)部的接口處通過貼皮的新舊來識別真?zhèn)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