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譚信樂從英國蘭開斯特門法學院畢業(yè)后,,進入了倫敦華寶德威工作,。至1998年,他先后擔任英國企業(yè)融資部及資本市場部主管,、證券資本市場部環(huán)球主管等職,。1999年,被委任為瑞銀投資銀行執(zhí)行委員會成員,,并擔任瑞銀投資銀行企業(yè)融資部聯席環(huán)球主管,。2000年,被委任為瑞銀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2002年7月1日,,擔任瑞銀投資銀行聯席環(huán)球主管。2004年5月1日,,出任瑞銀亞太區(qū)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2006年1月1日,成為瑞銀集團執(zhí)行董事會成員,。
曾經有一個小幽默,,講的是有一位富人提著大把美元走進瑞士銀行,要求開立一個存款賬戶,,銀行柜臺人員問他:“先生,,您要存多少錢?”那位先生環(huán)顧四周,,神秘兮兮,、小聲地告訴柜臺:“500萬美元�,!便y行柜臺人員大聲地對先生說:“先生不要不好意思,,盡管瑞士很富裕,但貧窮不是您的過錯,�,!�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幽默,多少有些夸張成分,,但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它反映出瑞士這個國家多么富庶、瑞士的銀行多么“牛氣”,。如果瑞士乃至全世界真有這么一家牛氣的銀行,,那么這家銀行非瑞士銀行集團莫屬。 但是這一次次貸危機,,瑞銀卻處在了暴風當中,。 瑞士銀行集團(UBS)成為次貸危機中損失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這家百年老店去年第四季度虧損額達創(chuàng)紀錄的125億瑞士法郎(約合114億美元),超過了花旗和美林的虧損金額,。今年第一季度,,瑞銀再次爆出超過百億美元的巨額凈虧損。 甚至有消息傳出來,,有些大金融機構,,已經虎視眈眈要吞并這家歐洲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團。 不過,,作為瑞銀亞太區(qū)主席,,譚信樂還是很樂觀。他說,,盡管虧損額高企,,但是通過增發(fā)新股和出售部分資產,這個老牌金融機構的一級資本充足率仍然達到12%,,遠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 他說,谷底已經出現,,最壞的消息已經公布,,一旦經濟活動恢復正常,瑞銀將會馬上找回昔日的光芒,。
次貸傷痛
“如果我們是一家小銀行而最終損失巨大,,很不正常,但我們是最大的銀行之一,,就會在全球有很多的交易頭寸,,所以就會有較大的損失�,!弊T信樂如此解釋這家歷史悠久的銀行集團,,何以栽了這么一個“大跟斗”。他說,,很大的原因在于,,瑞銀對美國按揭貸款領域的投入太大。 次貸危機越演越烈,,壓在譚信樂肩頭的擔子更重了,。 作為股東之一,瑞銀的股價下跌,,他的個人損失無疑也非常慘重,。但是這并沒有改變他對瑞銀的看法,也沒有改變他的工作態(tài)度。 他說,,如果說因為次貸危機,,瑞銀的企業(yè)戰(zhàn)略上有什么改變的話,那就是他的任務更重了,。因為歐美地區(qū)業(yè)務的不利,,亞太區(qū)的業(yè)務無疑仍然很重要。 他坦言,,盡管在過去幾年,,他對亞太地區(qū)業(yè)務的想法和戰(zhàn)略部署,,都得到了總部的支持,,今后,他預期這種支持的力度會更大,。 他告訴記者,,從瑞銀亞太地區(qū)的投行業(yè)務來看,情況遠遠好過同行,�,!氨M管整個集團第一季度是巨虧,但是亞太地區(qū)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潤,,超過了2007年同期水平,。”這一點,,讓他很滿意,,因為與競爭對手相比,這是很好的兆頭和不錯的成績,。 他說,,市場總是聽到瑞銀好像不斷地公布壞消息,實際上,,是同一個消息而已,。比如說,在正式公布第一季度財報之前,,瑞銀先發(fā)了一個盈利預警,,然后又公布了正式的虧損數字。這樣一來,,往往會給外界一個印象,,怎么三天兩頭都有壞消息出來。 談及瑞銀宣布的裁員數字,。譚信樂也有一種解釋,。 “裁員,并不是因為支撐不下去,�,!彼忉尦巳ツ觋P閉了一個與次貸相關的業(yè)務部門外,,最近削減的職位基本上集中在歐美等地,因為歐美地區(qū)的經濟活動會隨著經濟衰退而放緩,。相比之下,,由于亞太區(qū)經濟仍然活躍,因此所需要削減的職位只有極個別,。即使有個別人離職,,也會招募新的人員來加盟。 關于瑞銀向黑石集團打包出售賬面價值高達150億美元的次債以及相關產品,,譚信樂對交易價格笑而不答,。 他表示,對于瑞銀來說,,情況也并沒有壞到要“變賣家產”,,實際上是一次公司內部的“大掃除”,把一些前景不好的資產清理掉,�,!耙坏┍╋L雨過去,瑞銀將馬上重振旗鼓,�,!�
雄心勃勃的參與者
對于中國市場,瑞銀一直顯得雄心勃勃,。 很多人還對瑞銀搶得QFII第一單記憶猶新,。瑞銀是第一家獲批的QFII,也是第一家下單于A股市場的外國投資者,,目前瑞銀已經擁有了10億美元的QFII額度,。 那是2003年7月9日,記得當時很多記者,,都被邀請去見證這歷史性的一筆交易,,見證中國A股市場向國際投資者真正開放的第一步。 “關于QFII,,如果有更多額度的話,,我們當然愿意申請更多,以便向我們的投資者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弊T信樂說。 他指出,,外界對QFII的理解有誤,,他們在A股市場并沒有獲得超額利潤,“我們獲得的是合理的交易利潤�,!彼f,,盡管不排除一些機構把自由資金投入到A股市場,但是對于瑞銀來說,,QFII并不是把自有資金拿出來投資,,而是向客戶提供了一個投資A股的窗口,讓客戶可以利用QFII的額度,,來投資A股,,分享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成果。 譚信樂介紹,,目前瑞銀集團在中國有三個平臺,,一是瑞銀集團北京分行,同時在上海和廣州有代表處,;二是瑞銀證券,,擁有20%的股權和管理權,;三是總部在深圳的國投瑞銀基金管理公司,。 無論是瑞銀證券,還是國投瑞銀基金管理公司,,瑞銀集團都創(chuàng)下了多個第一: 瑞銀證券是國內首家外資入股,、外資管理的全牌照證券公司,也是第一家真正由外方管理的外資券商,;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達到最高上限(49%)的合資基金管理公司,。 瑞銀證券的全牌照意味著,這個公司可以開展所有瑞銀的業(yè)務線——財富管理,、投資銀行,、證券部、固定收益部和資產管理部,。目前,,瑞銀證券在全國有6個營業(yè)部,北京兩個,、上海兩個,,以及深圳和廣州。 “因為我們是一家全牌照的企業(yè),,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更像是一個本地的參與者,而非一個國際的競爭者,�,!弊T信樂說,“當然,作為一家跨國金融機構能夠做的事情我們還有很多,�,!� 譚信樂認為,全牌照對于瑞銀集團的中國戰(zhàn)略是不可或缺的,。他說,,目前瑞銀非常重要的財富管理業(yè)務主要是放在瑞銀證券下展開的。這雖然和瑞銀在全球的框架有所不同,,但是他相信,,瑞銀證券是開展財富管理業(yè)務的很好平臺。比如說,,瑞銀證券的投行部做某個公司的IPO,,只要法律允許,這個IPO項目常常會吸引財富管理的客戶來投資,。 據了解,,瑞銀集團截至2007年底的投資資產規(guī)模共有3.2萬億瑞士法郎,來自環(huán)球財富管理及商業(yè)銀行2.3萬億瑞士法郎,,瑞士的商業(yè)銀行1640億瑞士法郎,,及環(huán)球資產管理8910億瑞士法郎。 他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中國的財富管理市場大有可為。主要是因為GDP的強勁增長帶來更多的財富,;家庭金融資產在GDP中所占份額隨之上漲,,造成乘數效應;隨著客戶的金融需求日益復雜,、第一代所創(chuàng)造財富向下一代轉移,,對專業(yè)金融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財富向高凈值家庭進一步集中,。 他表示,,瑞銀的財富管理業(yè)務在全球擁有3.5%的市場份額,但在亞太區(qū)的市場份額為1%,,他對瑞銀的這一業(yè)務在亞太區(qū),,更對中國市場的發(fā)展充滿信心。
外資券商不會擠壓本土券商
記者問及瑞銀為何能夠得到監(jiān)管部門的“青睞”,,獲得全牌照,,并在中國市場創(chuàng)下若干個“第一”時,譚信樂說,,“這不是青睞,,從管理者角度講,,瑞銀證券是一個特區(qū)。但是從我們角度講,,這樣正是我們所希望和所需要的,。如果我們是投資,僅僅是提供資金,,那么我們何以要把最優(yōu)秀的人才,,最先進的技術帶來中國市場?” 他認為作為外資券商,,并不會蠶食,、擠壓本地券商的生存空間。第一,,兩者的定位有所不同,。變身瑞銀證券以后,原來北京證券的營業(yè)部只保留了6家,,而且都集中在經濟發(fā)達的大城市,。這說明,瑞銀證券的目標客戶是相對高端的,,并不會嘗試廣鋪網點的做法,。網點多,社區(qū)深入程度高,,可能是內地券商的優(yōu)勢,。 其次,,他認為有了更多的參與者,,有了更多的競爭,使得大家都會積極去培育這個市場,。外資銀行在內地開展服務,,帶來了一些新的服務和理念,使得內地居民和企業(yè)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更多了,,使得金融產業(yè)會加速度發(fā)展,,占GDP的比重更高,從而把整個金融產業(yè)的蛋糕做大了,,這對于內地券商,、外資券商都有益。 談及上海國際中心之路的建設,,他說上海要推動金融產業(yè)發(fā)展,,必須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其一,人才的培養(yǎng)和聚集,。他認為,,不僅僅要吸引優(yōu)秀海外人才加入,,同時也要重視如何留住優(yōu)秀的國內人才。一個城市要發(fā)展金融產業(yè),,離不開大量優(yōu)秀的金融人才,。其二,要推動更多的金融產品,,提高市場的流動性,。他認為,對大多數外資銀行來說,,中國市場現有的金融產品仍然比較單一,,可供的選擇比較少。發(fā)展金融產業(yè),,必須要同時不斷開發(fā)新的金融產品,。其三,提供多渠道資產管理服務,。差不多2/3的金融資產都集中在銀行領域,。這和亞洲其他一些國家的20%到40%的情況相比差別很大。這其中有一個風險就是缺少分散風險的機構,,應該提供多渠道的資產管理服務,,使得資金可以從銀行里分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