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15日,,美國著名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產,拉開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的序幕,。觀察危機爆發(fā)一年來的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我們可從此次危機中得到以下經驗和教訓。 分散投資理論在危機期間失靈,。分散投資是投資組合理論的重要結論,它從理論上論證了那句一直風行投資行業(yè)的諺語:“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我們一直認為,,在世界范圍內和在不同投資類別之間配置資產可以獲得分散投資的好處,也就是說在不影響組合預期收益率的情況下風險在降低,。然而,,在此次危機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樣錯了,。 分散投資理論在危機期間失靈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各國資本市場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聯(lián)系得如此緊密,。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中的最大特點,,而經濟全球化又必然導致貿易、投資和金融的全球化,。當美國市場開始下跌時,,投資者把資金從其它資本市場撤回美國,從而引發(fā)多米諾骨牌似的下跌,。當投資者急需現(xiàn)金的時候,,他們不計成本地拋售所有投資,包括股票,、債券,、商品和基金等,就連傳統(tǒng)的避險天堂——黃金在此次危機中也未能幸免,。 其次,,次貸產品上的分散投資是一種假象。從房價的角度來看,,次貸產品的分散投資是風險轉移,,而不是分散投資理論成立的基石風險分享,,也就是說當一個投資品種(比如股票)下跌的時候,另外的投資品種卻在上升(比如債券),。因此,,當美國房價出現(xiàn)全國性普降后,次貸產品的分散投資并沒有減少風險,,而是風險在不同的投資者之間轉移,。 我們得到的這個教訓并不是建議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而是要充分意識到分散投資理論的局限性,。 要真正理解每一項投資的風險,。即使是最有經驗的市場老手都有可能被復雜的投資產品欺騙。去年10月,,當花旗集團還在說“隨著2008年即將過去,,我們預計盈利將回歸常態(tài)”的時候,當瑞銀集團還在說著“我們投行業(yè)務將有相當積極的回報”時,,幾乎一夜之間,,花旗集團和瑞銀集團卻成為次貸危機中最大的輸家,那些看起來相當安全的按揭貸款證券化產品CDO給他們帶來了數(shù)十億美元的損失,。因此,,金融機構要真正理解他們所持投資產品的風險,對于個人來說也同樣是如此,。 確保投資組合擁有足夠的流動性,。投資者犯的最大錯誤之一就是誤以為自己的投資組合擁有足夠的流動性并可以很容易地以較小的代價變現(xiàn),但事實往往并非如此,。一些管理著較大基金會的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都驚奇地發(fā)現(xiàn):當次貸危機襲來時,,他們在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和其他一些品種上的投資很難做到全身而退,。要知道,,他們在投資之初可是做了很好的流動性匹配的。 不要忽視政府干預的必要性,。政府采取的激進干預市場的做法看樣子好像避免了一場深度衰退,,或者是一場大蕭條,這似乎表明強勢政府有時候是市場經濟的朋友,,而不是敵人,。但是問題依然存在,諸如過大的財政赤字和支出將最終演繹通貨膨脹等,。 不能讓金融機構大到不能倒,。曾經有一段時間,不斷有批評者指出,,像房地美和房利美這樣的公司變得太大了,,雷曼兄弟的負債太高了,,以至于當他們倒閉的時候,整個社會都無法承受其傾倒之重,,政府被迫直接參與市場,。 一定要考慮到最壞情況可能會發(fā)生。太多太多的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到與房地產有關的投資中去了,,他們確信房地產價格絕不會出現(xiàn)全國范圍的普遍下跌,,他們確信手中持有的“AAA”級按揭貸款證券化產品沒有任何信用風險,因為按揭貸款的證券化過程給人的安全感太過強烈了,。這些人想當然地認為:第一,,按揭貸款一般都有首付,要虧先虧掉投資者的首付,;第二,,首付虧完了以后還有房地產抵押在那里;第三,,如果還不行,,還可以繼續(xù)追償購房者本人的其他資產和工資等;第四,,何況在證券化里面還有分層設計和債券保險商,即使前面三關都沒擋住,,下面還有最底層的投資者和債券保險商兜著,。總之一句話,,投資者高估了按揭貸款證券化產品的安全性,。居安思危,在市場一片繁榮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最壞的情況會發(fā)生,。 不要太悲觀。英語里面有一句古話:每一次危機都是一次機會,。如果從漢語的“危機”字面來看,,它也是有危險之中存在機會、危險和機會并存的意思,。
(作者單位:民族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