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對華輪胎特保案的問題上,,中國橡膠(資訊,行情)工業(yè)協會或許希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昨日,該協會秘書長鄧雅俐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該協會將建議中國政府采取反制裁措施,包括對進口美國的某些產品提高關稅,,或是限制進口直至不進口等,。(《成都商報》8月12日)
應當說,輪胎特保案發(fā)展到今天,,不能簡單地說是一個中美貿易爭端問題,,因為它涉及中美兩國的員工失業(yè)、貿易保護等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倘若我們秉持“以暴制暴”思維,針尖對麥芒地出臺一攬子反制裁措施,,中美貿易戰(zhàn)爭可能會逐步升級,。盡管雙方真打起貿易戰(zhàn),會出現雙輸,,但吃大虧是我國,,因為中國目前對美國的依賴程度遠遠高于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比如,,中國買的8000億美國國債,,一旦被美國使“絆”,我國將會受到嚴重損失,。 當然,,我們并不是懼怕美國,遇到不公平的貿易爭端,,絕對不能忍氣吞聲,。但就目前而言,筆者覺得,,比反制裁更重要的是,,應跳出事件本身,站在宏觀大局的位置,,從輪胎行業(yè),、進口企業(yè)資質、貿易協調與溝通以及調整產業(yè)結構上,,多角度寬視角來徹底反思輪胎特保案件,。 首先,嚴厲整肅輪胎行業(yè),。近年來,,輪胎企業(yè)數量不少,但幾乎沒有自己的品牌,,企業(yè)為搶占國際市場,,產品大幅降價,惡性無序競爭激烈,,尤其是最幾年,,輪胎出口價格竟降了將近一半,從而成為國外對我輪胎反傾銷的重要證據,。因此,,我們有必要繼續(xù)加大輪胎行業(yè)的整合力度,逐漸形成行業(yè)的拳頭,,那時,,自然會在輪胎國際貿易中擁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其次,,對資質企業(yè)進行“精簡整編”,。自2005年以來,無論是土耳其,、印度,、秘魯等發(fā)展中國家,還是歐盟發(fā)達國家,,都先后對我國出口輪胎展開數次反傾銷調查,。究其原因,與資質企業(yè)太多有著密切的關聯,,太多的出口資質企業(yè),,很容易為了搶市場而“窩里斗”。所以,,我們有必要縮減出口輪胎資質企業(yè),,如此一來,就比較容易解決內斗內耗問題,,最終形成一致對外的良好局面,。 第三,要加強貿易協調與溝通,。貿易爭端發(fā)生初期,,由于對方或許不并全面了解我們,對方決策層的意見也處于不確定狀態(tài),。倘若趁機加強協調與溝通,,或進行游說,事情有可能朝有利于我們的方向發(fā)展,。以此次輪胎特保案為例,,最后的決定權掌控在奧巴馬手中,9月17日前,,奧巴馬將作出最后抉擇,。值得欣慰的是,,我國橡膠工業(yè)協會和國內輪胎生產企業(yè)等人員組成的一個民間游說團,近日已奔赴美國與相關政界,、商界人士進行協調溝通,。 最后,要調整產業(yè)結構,,實現產業(yè)升級,。長期以來,我國的輪胎出口商品處于產業(yè)鏈最低端,,一直靠價格低廉取勝,,正是因為憑低廉價格去占領市場,才屢屢被扣上傾銷的帽子,。低廉價格不僅把污染和勞資問題留在了國內,,把福利拱手給了國外,而且在國際貿易上卻遭遇碰壁,。要改變“兩頭不討好”的狀況,,這就倒逼我國要盡快調整輪胎行業(yè)產業(yè)結構,實現技術升級,,提高科技含量,,努力開拓國際高端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