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3-12 作者:張煒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
|
|
有關利息稅存廢的話題,,在今年兩會上再次熱起來,。據媒體報道,包括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內的27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取消利息稅的提案,。 想想也是,,那些把錢存在銀行的老人,,還要因為利息稅而被扣掉20%儲蓄收益,。我國的利率不高,雖然宏觀調控壓力存在,,但央行在加息手段的使用上表現得非�,?酥疲ツ暌詠碇皇巧险{一次存款利率,。國內早有經濟學家提出,,“不應該征收利息稅,而是應該征收資本利得稅”,�,?墒菫榱吮Wo股市,資本利得稅幾乎是一個碰不得的敏感話題,。上月“2.27股市大跌”,,“元兇”之一便是有傳聞稱要對個人炒股投資收益征收資本利得稅,很快財政部和國稅總局便公開辟謠,。實在是反差鮮明:存錢的老百姓不會“用腳投票”,,相反儲蓄越積越多,利息稅被征得“無可奈何”,;善于“用腳投票”的證券投資者則“高枕無憂”,,不必擔心管理層“敢于”征收資本利得稅。 更令人費解的是,,反對取消利息稅的觀點,,看到的問題與現象截然相反。某專家去年5月稱,,“目前我國居民儲蓄結構中,,有錢人的存款遠遠多于普通居民,,所謂存錢越多,,納稅越重,從這一角度上而言,,利息稅的征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作用,。此外,幾百億元的利息稅主要用到了中低收入者群體生活的改善,,這在高收入人群等部分群體利益受到影響的同時,,兼顧了更大范圍的公平�,!边@也就是說,,中低收入者不該對利息稅有意見,而應該相反感謝利息稅的存在,。 然而,,這樣的觀點拿到中低收入階層中討論,恐怕很難得到支持,。零點研究咨詢集團去年在廣州的一份抽樣調查顯示,,有42.9%的廣州市民希望一次性取消利息稅。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工薪階層儲蓄,,有錢人投資”,利息稅不能起到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作用,。 倘若為了兼顧公平,,為什么不征收資本利得稅,要知道證券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強得多,,其中的大部分又資金實力更雄厚,。也許是“另有隱情”,征收資本利得稅對股市構成利空,,不利于股市走牛,,還可能影響到企業(yè)上市,對發(fā)展直接融資不利,;取消利息稅,,則會吸引儲蓄資金回流,儲蓄存款進一步膨脹,,使銀行面臨更大的壓力,,并間接對股市構成利空。而且,,利息稅的取消還可能導致國債的發(fā)行成本走高,。本月初發(fā)行的3年期和5年期憑證式國債,票面年利率分別為3.39%和3.81%,,均低于同期整存整取的利率,,是由于到期利息無需繳納20%的利息所得稅,實際收益率較同檔期儲蓄利率高,,才對儲蓄資金構成吸引力,,吸引老年投資者一大早就排隊搶購,。 不過,管理層還是應該面對現實,,尤其目前處于加息預期較強的階段,。資本利得稅可以不征收,利息稅又為何不能先讓其“退休”,。一方面,,現在每年的利息稅收入為400多億元,國家財政應該能夠承受得起取消該部分的損失,。另一方面,,利息稅的征收并沒有實現控制儲蓄率增長的目標,居民儲蓄余額在2000年首次超過6萬億元,,膨脹到2006年的14萬億元,。顯然,中國的儲蓄率高居不下,,有特殊的國情因素,。如果養(yǎng)老、教育,、住房等問題依然困擾,,區(qū)區(qū)400多億元利息稅又有多少力量把儲蓄率“拉下來”。在低收入者群體較龐大的情況下,,儲蓄依然是他們家庭理財的基本工具,。倒還是不征收資本利得稅或許更有功勞,保持證券市場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更有利于分流儲蓄資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