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25 作者:馬紅漫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
|
從市場層面看,,存款保險制度的直接受益者是新興的股份制銀行,。由于存款保險制度將更加有利于新興的股份制銀行,,為民營銀行的大規(guī)模開閘提供了必要條件,,所以該制度的推出將降低中小型金融機構進入市場的門檻,。 存款保險制度作為保障銀行等存款機構金融安全的一種制度安排,,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近日,,有媒體報道,,中國有望在近期啟動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以完善國家金融安全網,,維護銀行體系和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其中,,居民個人和企業(yè)存款將成為存款保險的主要范圍,。 長期以來,我國實際上是由國家承擔了存款保險責任,,對市場退出金融機構的儲蓄存款實行優(yōu)先償付和全額收購政策,,導致了市場主體過度依賴國家信用、道德風險大量出現的弊端,。顯然,,存款保險政策的推出能夠大大減少因銀行倒閉而引發(fā)金融危機的可能性,整個金融秩序將因此而獲得穩(wěn)定的保障,,而存款人的利益亦可以得到維護,。可見,,適時推出存款保險制度十分必要,。 但是,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卻遭遇到一些金融機構,,尤其是國有商業(yè)銀行的排斥,。 一直以來,在普通公眾心中,,工農中建四家國有銀行代表的就是國家信用,,國家財政是隱藏在四大銀行資產負債表背后的財力支持。有了這樣強有力且無需付費的隱含保險,,四大行自然沒有動力去花錢投保了,。 從市場層面看,存款保險制度的直接受益者是新興的股份制銀行,。由于存款保險制度將更加有利于新興的股份制銀行,,為民營銀行的大規(guī)模開閘提供了必要條件,所以該制度的推出將降低中小型金融機構進入市場的門檻,。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格局,,四大銀行存在本能的排斥心理。 就在1月17日,,針對銀行結算賬戶服務中越來越嚴重的“拒絕小企業(yè)”問題,,央行公開表示,將嚴格查處和糾正,。其實,,商業(yè)銀行之所以有設置門檻和歧視“小企業(yè)”的規(guī)定,關鍵還在于我國金融市場的競爭尚不充足,,面對服務客戶,,金融機構處于明顯的強勢地位,,自然沒有動力與小企業(yè)一起成長壯大。同樣道理,,在優(yōu)勢地位中經營的金融機構,,自然沒有從存款客戶利益出發(fā)、積極響應存款保險制度的動力,。 事實上,,隨著入世過渡期的結束,我國銀行業(yè)將逐步全面開放,,部分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在競爭中面臨一定的風險,,存款保險制度將為化解風險“保駕護航”。與此同時,,存款保險制度的建設將打破四大國有商業(yè)銀行的體制優(yōu)勢,,通過斷絕皇糧促使四大銀行從根本上實現體制轉變。 新制度經濟學代表諾思曾提出“路徑依賴”現象,。即在制度的變遷中,,初始選擇對制度變遷的軌跡具有相當強的影響力和慣性。故而,,在我國存款保險制度創(chuàng)建伊始,,就應當有一個明確的制度目標和科學的保險覆蓋面。 其實,,強制性存款保險制度是促進社會信用制度建立的關鍵,。世界上有些發(fā)達國家是存款保險制度的成功推行者。其存款保險制度的目標是保護小額存款人利益,,增強公眾對銀行體系的信心,,維護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某國幾乎所有的國內商業(yè)銀行,、儲貸機構都加入保險,,受到保險的存款賬戶高達99%,受到保險的存款價值已達65%左右,。任何存款人在不同被保險機構持有的10萬美元(包括利息)以內的賬戶以及在任何一家機構中與他人聯名持有的10萬美元以內的賬戶都會獲得充分保險,。 當然,在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初創(chuàng)期,,并不排斥由中央銀行牽頭組織制度設計并提供一定的財政支持,。這樣更有利于存款保險制度在我國的順利啟動和平穩(wěn)實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