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財政部近日發(fā)文敦促地方財政部門提速財稅改革,,提出八個方面的改革重點,包括明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進一步減少財政行政審批,,創(chuàng)新財政資金管理方式,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fā)行和安排,,依法組織財政收入,加快支出預算執(zhí)行和增加公共服務供給,。 在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增收難度加大的情況下,加快財稅改革步伐,,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緩解財政壓力,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作,。關鍵是地方財政應當改什么,、在哪些方面改,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要想通過改革殺出一條新路,,難度很大,。 很顯然,改“土地財政”,,是地方財稅改革須首先解決的難題,。要知道,地方財政今天的困局,,很大程度上源于對“土地財政”的過度依賴,。在地方政府已經負債累累的情況下,如果再不對“土地財政”進行改革,,把地方政府從“土地財政”的泥潭中拉出來,,政府的信用危機將隨時有爆發(fā)的可能�,?v然通過債務置換的方式將風險后延,,也難免新的風險出現。 需要改革的第二個方面,,毫無疑問是預算的隨意性,。從1994年實行分稅制到現在,財政收入大幅增長,,但財政壓力依然存在,,原因何在?就是預算的剛性不強,、隨意性太強,,多數地方的預算成了擺設。在財政收入增長這么多的情況下,,公共事業(yè),、公益事業(yè)、民生等方面仍然投入嚴重不足,,錢都到哪里去了,,可能是一筆永遠也算不清的賬。 都說財政支付壓力越來越大了,,財政收支矛盾越來越尖銳了,。聽起來有道理,分析一下絕非如此,。實際上,,在現行財政賬本中,能夠騰出來的資金仍然很多,,只是預算被固化了,,成了政府領導和部門的既得利益,動不了,也沒法動,。如果不改革,,不把預算法作為財政資金管理、分配和使用的最高法則,,而是預算由人來決定,,由個人意志來決定,財稅改革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如果能夠解決好預算的剛性問題,,接下來需要改革的方面,就是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財政到底有多少存量資金,財政部門,、地方都會說沒有,,都說入不敷出。但是,,每到年底,,突擊花錢的問題就會出現。到底是真緊還是假緊,?為什么會出現突擊花錢的問題,?難道真的只是資金撥付的進度問題嗎?顯然,,這不實事求是,。退一步講,就算這個原因屬實,,也應當有一個盤活存量的問題,。 所以,如何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也應當是地方財稅改革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只有把財政存量資金盤活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才能提高,,財政困難才能得到緩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改革征收機制。其中重點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稅收征管,,二是各種收費,。對前者來說,“不攀比”是最急需改革的方面。因為,,在地區(qū)與地區(qū)的攀比思想下,,依法征收往往被擱置。改革攀比思維,,讓地區(qū)與地區(qū)之間不要攀比,,是確保財政收入按規(guī)律增長、依法征收最重要的方面,。對收費來說,,政府必須控制,必須減少,。再不降低企業(yè)和居民負擔,,經濟的壓力會越來越大,企業(yè)的負擔會越來越重,。 總之,,對地方財稅改革,既要確定時間表,,更要制定路線圖,,尤其要適合地方特點,提出更具有可操作性,、更緊迫的改革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