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和角度決定視野
在有的人眼中,,問題就是未來失敗的借口;在有的人眼中,,問題卻是進步或上升的開始,。格局和角度決定了人的視野,。比如國務院的參事夏斌先生就比較悲觀,因為他是從靜態(tài)的眼光看問題,,結構問題,,債務問題。以靜態(tài)的眼光看問題對不對?對!他們的數字也都是準確的,,但是宏觀經濟是一個高速運轉的實體,,就像陀螺,陀螺在靜止的時候,,當然就倒下來了,。但要是運轉起來,它會在動態(tài)中保持一種平衡,。
我們現在的經濟,,按照高層判斷是三期疊加,哪三期呢?第一期是指由高速增長到中速增長的下降期(10%到7.5%);第二期是由結構調整期和培育新型戰(zhàn)略產業(yè)培育期的重疊期;第三期是上一屆政府四萬億宏觀刺激政策留下的問題的消化期,。這個判斷不是悲觀的判斷,,是中性的判斷。
什么是最大的風險?那些看不見的,,無法預測的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你認識到的問題和認識到的風險,你就會采取措施去應對去化解,,這樣的風險并不可怕,。
正確理解新常態(tài):問題就是機會
有人認為中國經濟由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平均10%的增長到現在的7.5%,甚至后年的6%,,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就業(yè)解決不了,會有很多問題爆發(fā)出來,,債務危機就會出現等,。但是如果我們繼續(xù)去做房地產,政府去做一些低效的投資,,政府去擔當經濟運轉的發(fā)動機,,這樣利率能降下來嗎?房地產是暴利,,可以承受15%的年利率,。政府融資平臺可以承受12%的利率,。房地產如果保持現在的只漲不跌,政府借錢就壓根沒想過還,,這樣的利率哪一個實體經濟能承擔得起?所以現在把投資壓一壓,,無風險利率、貸款利率往下降一降,,宏觀經濟的增速表面上看是下來了,,但是卻不會出現去年的錢荒了,也不會出現實體經濟無錢可用的情況,。
結構很重要,。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到甲午海戰(zhàn)的慘敗,大清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都是最高的,,占到全球的百分之四十,。但為什么會被英國、日本等打敗?不是我們經濟總量不行,,關鍵是結構,。那時候我們的結構主要是農業(yè)。工業(yè),,尤其現代工業(yè)占比很小,。雖然經過同治中興李鴻章這些改革名臣的推動,有所振興,,但GDP結構還是非常落后的,,所以結構比總量重要。
投資,、消費,、進出口三駕馬車,如果消費能夠占到60%~80%,,那我們經濟就是可持續(xù)的,,非常健康,非常穩(wěn)健,。三大產業(yè)中,,新興產業(yè),新興工業(yè)占比再增加一點,,高附加值的農業(yè),,用信息技術升級的高端制造業(yè),能夠參與世界競爭的裝備制造業(yè),,結構多一點,,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氛圍再活躍一點,,我們社會的經濟結構再完善一點,,經濟發(fā)展肯定會更好。
談投資就不可避免地要談到房地產,。我國1998年正式實行房地產市場化,,我認為房地產牽動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了30年,功不可沒,。政府投資基建,,建設基礎設施、地鐵,、高速公路,、高鐵等改善了每個人生活的硬環(huán)境,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雖然很多人在這些問題上罵政府,,但我們還要心平氣和地看看這些建設是不是真正起到了改善人們生活水平的作用。
那么接下來中國經濟如何持續(xù)發(fā)展?有很多人懷疑,,中國經濟以6%的增長還能不能持續(xù)三十年?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公布了一個數據,按購買力平價來計算的話,,中國的GDP達到17.6萬億美元,,按照市場匯率價來算美國是17.4萬億,如果按照PPP(購買力平價)來計算中國的GDP,,在今年的10月10號,,中國已經正式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而我們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是10萬億美元,,這是按照市場匯率價來算的,,這兩個數據存在70%的差距。那主流媒體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他們很多都認為資本主義世界在捧殺中國,,但我個人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是非�,?陀^的。按照PPP和按照市場匯率價計算出來的GDP,,表明了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巨大潛力,。
那么這74%的差別差在哪里?差在我們的勞動力價格,我們出口的產品,,尤其是享受到的服務,。我們的人工成本僅有美國的五分之一。比如,,同樣是保姆,,在中國一個月要支付保姆3500元人民幣,但在美國就要3000美元。這之間的差別就是五六倍,。而中國勞動力要素占到GDP的構成中要占到40%,,甚至更高一點。所以支撐中國GDP背后的勞動力比美國少算了80%,,如果中國的勞動力價格今后慢慢上升到和美國持平,,其實中國的GDP就可以跟美國拉平了,。
備戰(zhàn)2015的幾個思路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再來看看股市的機會在哪里。我認為分析股市要看四個周期,,一個是政治周期,,一個是流動性周期,一個是宏觀經濟周期,,一個是企業(yè)財務周期�,,F在是什么情況呢,政治周期從去年中旬就開始出現利好政策,,政策就開始托底,,開始放了,這次就降息0.4個百分點,,幅度很大,。流動性周期以這次降息為起點,也開始觸底反彈往上走了,。宏觀經濟周期現在很多人看得很差,,認為鋼鐵行業(yè)不到60%的產能利用率,煤炭行業(yè)70%是虧損的,,包括有色等行業(yè)都是嚴重產能過剩的,。但隨著前兩個周期的觸底反彈,宏觀經濟周期也開始往上走了�,,F在看第四個企業(yè)財務周期,,券商保險這一塊盈利已經開始往上走了,未來鋼鐵,、煤炭,、有色等這些企業(yè)的盈利周期我估計會在明年一季度開始往上走。
所以從這四個周期來看,,股市已經具備了全面牛市的一切基礎,。
還有一些行業(yè),隨著股市好轉,,很多人就敢消費了,,這些公司就可以提價。提價什么概念?提4%的價,他的利潤就可以增長30%,、50%,,至少也是10%,這就是財務杠桿,,他們的機器,、廠房、人員這些支出是固定的,,無論經濟好不好,,都是要出的,現在提價,,提出來的價格全是利潤,。所以去找那些敢于提價的公司,大膽地買入,。你只要相信宏觀經濟周期來了,,景氣了,這樣的企業(yè)如今很多還趴在地上,。
此外,,關于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我認為應該關注中證500和上證380,,它是主板里的新興產業(yè)公司,,我們完全可以找到和創(chuàng)業(yè)板同樣有競爭力、有前景的公司,。而且中國的未來轉型,,都需要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來拉動。現在社會創(chuàng)造,、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法律的出臺,至少社會的整體氛圍已經很像1992年,,一個蓬勃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創(chuàng)業(yè)的熱潮,,洶涌澎湃,,尤其將互聯(lián)網思維放進來的戰(zhàn)略性新興行業(yè)是非常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