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一早停牌的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當晚雙雙發(fā)布公告稱,因擬籌劃重大事項,,鑒于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股票自10月27日起停牌,,將盡快確定是否進行上述重大事項,并于股票停牌之日起的5個工作日內(含停牌當日)公告并復牌,。
有媒體稱,,所謂“重大事項”,即為市場傳言已久的南北車重組合并,。據(jù)悉,,南北車整合的籌備小組也已成立,整合方案由中金公司具體負責,,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之中,。
此次整合源于中國高鐵正在走向世界,正在成為中國推向國際市場的一塊重要品牌,。而高鐵能夠成為高層密切關注并積極推介的一個重要項目,,主要在于它是自主創(chuàng)新產(chǎn)品,是對中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展示,。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雖然中國的經(jīng)濟實力得到很大增強,經(jīng)濟總量更是一躍成為世界第二,。但是,,中國在自主創(chuàng)新、品牌培育等方面,,卻與發(fā)達國家有著相當大的差距,,以至于在很多領域,如高端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等方面,,根本不具備與發(fā)達國家競爭的能力,甚至競爭不過印度等發(fā)展中國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許多被稱作世界“第一”的行業(yè)和領域,盡管產(chǎn)量世界遙遙領先,,生產(chǎn)規(guī)模和銷售也都居世界第一,,如汽車、船舶等,,但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核心品牌卻寥寥無幾,。也正因為如此,,高鐵的異軍突起,,彌足珍貴,成為中國自主品牌必須推向世界的重中之重,。
也許有人會說,,高鐵推不推向世界,與南北車是否整合,,并沒有直接聯(lián)系,。相反,有兩家企業(yè)競爭,,還能進一步增強中國高鐵的核心競爭力,。問題在于,中國的企業(yè),,往往不知道什么叫協(xié)作,,什么叫合力。更多情況下,,為了各自的眼前利益,,可以不顧一切地大打價格戰(zhàn),甚至不惜惡意攻擊對方,。這些年來,,三一重工與中聯(lián)重科等就不停地上演這樣的戰(zhàn)爭劇。
從這個角度來講,,對南北車進行整合,,有利于中國高鐵打進國際市場,培育自己的國際知名品牌,。需要把握好的是,,由于整合以后國內競爭的壓力消除了,是否會因此弱化創(chuàng)新意識呢,?會不會因為沒有競爭而不再在成本控制和節(jié)約等方面下功夫呢,?
實際上,對中國高鐵來說,,真正的競爭并不是南北車之間,所以整合南北車,,主要是為了防止可能出現(xiàn)的不規(guī)范競爭行為,。在解決好這一問題以后,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與世界高鐵強國競爭的問題,,畢竟,像日本,、德國等國家,,高鐵技術已經(jīng)研究了幾十年,,且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中國高鐵,,至多還只能算后起之秀,。要想當世界高鐵的領頭羊,還是要在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競爭中確立自己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在中國高鐵異軍突起的情況下,,相關國家對中國高鐵進入國際市場設置的障礙和阻力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與泰國簽訂的高鐵換大米協(xié)議,,沒有及時兌現(xiàn),,除了泰國的政局影響之外,一定程度上也有其他出口高鐵技術國家的干擾和影響,。如果沒有高層在高鐵推廣上的大力支持,,僅憑企業(yè)的營銷策略和國際影響,難度也是相當大的,。而進入國際市場以后,,如何在性能、安全,、服務等方面提供比其他國家更好的條件,,對中國高鐵能否真正在國際市場站穩(wěn)腳跟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