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國最大的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公司Orpi組織了一項調查,,結果耐人尋味:只有15%的人認為,,法國政府是影響樓市的最重要因素,。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法國公眾對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有多么不信任,。大家已經(jīng)不大相信,,法國政府能夠讓法國慘淡的樓市重回健康軌道了,。那么,,法國政府為何“扶不動”樓市呢?
先說說法國樓市目前的情況,。2012年以來,,法國樓市從“暖季”進入“寒冬”,,各類指標頻亮紅燈。從供給上看,,法國2012年,、2013年連續(xù)兩年新房開工量不足35萬套,今年甚至要跌破30萬套,,離39.1萬套的供需平衡線相差甚遠,。需求方面,法國2013年二手房僅售出66.8萬套,,比2008年次貸危機之前的水平下跌了15%至20%,。供需之疲軟已到了極其明顯的地步。
另外,,房價也是無精打采,,二手房售價自2012年至2014年6月連連下滑,樓市的蕭瑟之意清晰可辨,。
房地產(chǎn)在法國也是經(jīng)濟不可或缺的一根臺柱子,。別的不說,就看每建造一套房屋平均可創(chuàng)造1.7個工作崗位,,法國政府就不會不重視樓市,。不過,從2012年到現(xiàn)在,,高喊振興經(jīng)濟的法國政府雖然針對房地產(chǎn)市場出臺了一些政策,,有些甚至連篇累牘,但成效甚微,,“有形之手”始終軟綿綿的,,眼睜睜看著樓市一天天蕭條下去。
法國政府“扶不動”樓市,,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在歐盟《穩(wěn)定與增長公約》的約束下,法國政府為了降赤字,、減債務,,不得不采取財政緊縮政策,通過大規(guī)模財政支出來刺激樓市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時,,在歐元基準利率的引導下,法國房地產(chǎn)市場利率已經(jīng)連年創(chuàng)造歷史最低紀錄,,貨幣政策也失去了強力調控的回旋余地,。財政和貨幣兩大手段都沒什么存在感,給法國政府調控樓市帶來不少困難。
可是,,這些客觀原因并不應成為法國政府掩蓋自己調控能力低下的借口,,政策里的種種弊病,實在值得法國政府反思,。這里,,就把今年3月法國住房部正式公布并漸次施行的《住房買賣與城建翻修規(guī)劃法》(此法又以前住房部長迪弗洛命名,稱“迪弗洛法”)作為一個樣本,,剖析一下政府自己的問題到底在哪里,。“迪弗洛法”歸結起來主要遵循三大邏輯:一是“規(guī)范”,,比如對房租實行框架管理,、設定房租最高限額等;二是“保護”,,如規(guī)定買主在購房時需提供比原先更多的文件,,以避免可能的糾紛,強制房東對房屋進行翻修等,;三是“創(chuàng)新”,,如將移動式住房,、可拆卸式住房納入合法范圍,、讓福利性社會住房的申請更加透明等等。
表面看起來,,“迪弗洛法”面面俱到,,然而一投之于市場,立刻破綻百出,。首先,,從房產(chǎn)中介到購房者紛紛抱怨,新的法律要求準備更多的文件,,復雜的手續(xù)導致交易時間“要多花3周到4周”,,這種不便利給樓市吹的不是暖風而是涼風;其次,,房地產(chǎn)專業(yè)人士,,比如法國不動產(chǎn)協(xié)會主席讓·弗朗索瓦·比埃表示看不懂了。老頭子氣哼哼地一針見血指出,,從這部法律的思路來看,,“政府不知道自己是應該先刺激供給還是先刺激需求�,!蹦阏f它刺激供給了,?可是給房租限了高,業(yè)主們投資房產(chǎn)掙不到錢,,誰還愿意進入樓市,?你說它刺激需求了,?可問題在于,租房價格也沒有下降多少�,�,!
還有一個關鍵在于,這部洋洋灑灑,、論證良久的“迪弗洛法”說來說去,,對“減稅”這一為數(shù)不多的實用工具卻避而不用,讓人真是感受不到做實事的決心,。迪弗洛7月份在接受法國《回聲報》采訪時為自己辯解說,,該法案效果要在兩年之后才能見效,說得好聽,,可明白人一聽便知,,這分明就是一個“拖”字訣。
由此來看,,法國政府“扶不動”樓市的教訓已經(jīng)十分明了,,那就是:一不貼近實際,二思路不清,,三缺乏誠意,。此三點,誠乃決策者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