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本報報道,最新的審計結果顯示,中國煙草總公司,、中國船舶工業(yè)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等11家國有企業(yè)均存在問題,中石油和華潤集團兩家單位查出嚴重違法違紀線索。
審計報告指出,中石油所屬9單位違規(guī)招標涉合同額260億,;華潤上百億項目未公開招標,企業(yè)領導用價值200多萬元公車,;中國煙草所屬公司花近7億違規(guī)建高爾夫球場至今未處理,,占地近兩千畝。
領導用豪車,、違規(guī)招標涉及上百億,、凈利潤已成負數還大手大腳地購買禮品、購物卡,,違規(guī)建設的高爾夫球場占地近兩千畝……某些央企的問題不可謂不嚴重,,但這些問題卻并不新鮮。例如去年夏天,,《法人》雜志就說,,“央企年年被審計,老毛病未收斂”,。的確,,某些央企、國企年年面臨“審計門”,,卻還是年年都要撞門框,。
這一輪,又有190名相關責任人被嚴肅處理,,其中包括廳局級干部32人,。這樣的數字和“級別”,顯示了相關部門追責的力度,。但問題在于,就算是對責任人處以最嚴厲的懲罰,,損失已經很難挽回,。
所以我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多多設置一些“門檻”,讓央企,、國企的經營,、運作、收益,、開銷全都在更嚴密的規(guī)范之內,。盡管審計風暴看上去很給力,但畢竟屬于事后的追責,。接下來,,審計署與國資委不妨好好“座談”一下,聯(lián)合一些專家學者,,一起制定出一整套防范央企“屢審屢犯”的“頂層設計”,。
例如,違規(guī)招投標是審計中常常見到的一個“老面孔”,,那么,,國資委能不能提前在網站上把各種需要招投標的項目都公示出來,其中的內容越細致越好,,同時公布違法舉報電話,,讓各個行業(yè)、各個領域的招投標都在全行業(yè),、全社會的監(jiān)督之下,。對于國企的招投標信息,普通人或許只是看個熱鬧,,但希望獲得更多商機的業(yè)內人士肯定會認真關注,,他們每一個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成為合格的監(jiān)督者。
國企,、央企巧立名目濫發(fā)福利的行為,,其實是拿集體財產為少數人謀福利,是侵蝕國有資產,、偷稅漏稅的違法行為,。究其原因,是央企占有更多行政性壟斷資源,、更容易獲得國家照顧政策和銀行貸款等造成的,。所以,在完善財務制度,,取締各種“小金庫”的同時,,還應該進一步打破壟斷,讓它們和更多的市場主體一起競爭。如果賺錢不再那么“隨手拈來”,,大手大腳的行為或許就能有所收斂,。關于央企、國企的薪酬和福利,,國資委不妨統(tǒng)一制定出一條線,,明確一下什么是“福利腐敗”,什么是正常的福利,。
近些年來,,黨政機關公開“三公消費”,已經基本使得官場上的豪車無處遁形,,那么下一步,,是不是可以要求所有的央企、國企也把“三公消費”都曬出來,?
至于違規(guī)建設高爾夫球場的問題,,不僅僅是企業(yè)行為,似乎也暴露出土地管理方面的漏洞,。無論是批地,、發(fā)補貼,還是給政策,,相關部門都應該嚴格按照法律法規(guī)辦事,,不能看到央企就有所放松。從這個角度來說,,給審批部門多設置一些規(guī)范的門檻,,也有利于央企、國企遠離“審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