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陡峭的降幅將告一段落,。
美國財政部官員日前表示,密切關注中國推低人民幣匯率的舉措是否意味著中方政策發(fā)生變化,,引發(fā)新一輪競爭性貨幣貶值,。
4月10日,IMF和G20財長會議將在華盛頓召開,,敦促各成員國實行更加大膽的結構性改革以促進經濟發(fā)展,。會議召開之前,,美國政府需要對一季度大幅貶值的人民幣匯率作出一個姿態(tài),,主要關注點有二:關注人民幣匯率是否受到政府操縱,關注人民幣貶值是否會引發(fā)各貿易體競相貶值促進出口。美國財政部官員的表態(tài)是遲緩而中性的,,在人民幣一季度大幅貶值之后,,沒有提出更進一步的舉措。事實上,,沒有一個國家的匯改可以擺脫美聯(lián)儲或者美國財政部的影響,,日本、德國,、印度,,莫不如此。
人民幣匯率處于來回拉鋸的臨界點,。
此前人民幣貶值幅度較大,,已無多少騰挪空間,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約2.6%,,幾乎回吐了2013年全年上漲行情。從人民幣兌美元的日K線可以看出,,3月底以來,,人民幣與美元處于僵持階段,不再單邊貶值,。人民幣急貶不僅打破了市場有關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還使中國人民銀行騰出手繼續(xù)改革,3月17日將人民幣兌美元的波幅從1%擴大到2%,。7.5%左右的GDP與2.5%左右的CPI,,不足以讓人民幣匯率繼續(xù)下行。要清醒地看到,,人民幣繼續(xù)下行對中國經濟不利,,一旦弄假成真,投資者信心缺失大量資金流失,,國內資產品價格直線下挫活生生造出債務危機,,導致人民幣作為儲備與投資品種的功能喪失,所謂人民幣國際化也就成為一句空話,。
人民幣單邊升值空間同樣不大,。中國人民銀行官員屢次表示,中國貿易順差縮小,,占GDP的比例維持在2.6%附近,,擠掉套匯套利的假貿易泡沫,沒有大量貿易順差推高人民幣匯率,。國內經濟結構調整艱難,,顯示目前的經濟結構無法化解人民幣大幅升值的壓力,,并且,一旦人民幣長期大幅貶值,,必然引發(fā)貿易對手的強烈質疑,。中國希望融入后WTO時代的國際貿易體系,成為自貿協(xié)議中的重要成員,,也就意味著必須尊重貿易對手的想法,,學會共贏思維。單邊貶值對中國不利,,內部延遲改革外面樹立強敵,,如果中國自外于全球貿易體系,人民幣的升值或貶值將毫無意義,。
價格僵持,,波動率將大幅上升,忽高忽低的走勢,,讓市場摸不著頭腦,。此前人民幣擴大匯率波動區(qū)間,波動率不升反降,,如2012年4月人民幣兌美元波動區(qū)間放寬至1%以后,,人民幣匯率繼續(xù)單邊升值,市場預期出奇一致,。此番人民幣匯率波動,,如老虎露出利齒,不僅對沖基金收益難保,,對于國內的外貿企業(yè)也是一大考驗,。《義烏商報》4月7日報道,,義烏海關一位關員說,,據估算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行業(yè)營業(yè)利潤將下降約12%,,毛紡織行業(yè)下降約8%,,服裝行業(yè)下降約13%,要是遇上人民幣貶值,,則往反向走,。外貿企業(yè)難以鎖定利潤與風險。
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是中國經濟市場化的主要戰(zhàn)役之一,,中國在走德國的匯改之路,而不希望重走日本的老路,。日本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以1971年的尼克松沖擊美元與黃金脫鉤,、1985年《廣場協(xié)議》為標志,日元匯率在美國的指揮棒下大幅升值,,為對沖對出口的負面影響,,日本央行不斷壓低利率,,導致資產泡沫一發(fā)不可收拾,,在1989年利率上升后泡沫崩潰,。日元匯率遲遲不升值,,遲遲不貶值,以低息為企業(yè)輸送彈藥,,動輒得咎,,是條走不通的路。
當一國有大量外匯儲備,,巨額貿易順差,,資本回報率與全要素生產率全面提升,說明匯率有上升的內在動力,,經濟質量足以消化匯率上升的負面影響,。匯率該市場化必須市場化,以免延誤戰(zhàn)機,。當匯率上升時,,以低息對沖負面影響是錯誤的決策。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兩次匯率上升時使用低息策略,,沒有改變產能過剩的經濟結構,反而使大量低息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中國目前處于人民幣匯率緩步上升,如果國內低息放開資產品投資,,必然導致房地產等市場繼續(xù)上升,,最終崩潰。政府希望將資金導入A股市場,,這同樣是一廂情愿的想法,,有誰愿意長期追隨過剩行業(yè),,淪為炮灰?
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在走鋼絲,,以我為主,,像當年的聯(lián)邦德國,,經濟能夠承受時擴大波動區(qū)間,,同時嚴控利率,,嚴防低息造成龐大的資產價格泡沫。對于中國而言,,與日本,、德國不同的是,內部的經濟結構調整并不順利,,在庇護下的大型企業(yè)質量堪憂,,讓人擔心,,是否能夠承擔匯率改革的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