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國家工信部向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三大電信運營商同時頒布了TD-LTE經營許可,這標志著中國4G時代的大幕正式拉開,。
2G、3G引發(fā)了一場通信市場和消費方式的革命,。據有關方面統(tǒng)計,,過去3年,僅3G一項,,就直接帶動投資4556億元,,間接拉動投資22300億元,直接帶動終端業(yè)務消費3558億元,,間接拉動社會消費3033億元,。同時,直接帶動增加就業(yè)崗位123萬個,,間接拉動增加就業(yè)崗位266萬個,。因此,相關專家預言,,如果一切正常的話,,4G在其完整生命周期內,將形成萬億元以上的市場規(guī)模,。
就4G來說,,單從技術角度來看,其正面形象是非常好的,,也完全符合消費者的消費意愿,。但是,由于我國的通信業(yè)尚處于相對壟斷的格局,,市場的開放度并不高,,競爭性也不強。因此,,三大運營商完全有條件對4G消費形成壟斷,,并利用壟斷手段控制市場、控制價格,、控制消費,,以實現企業(yè)利益最大化,。如此一來,消費者就有可能成為弱勢群體,,利益受到傷害,。
事實也是如此,伴隨2G,、3G誕生的微博,、微信、淘寶等,,目前也正呈現運營商與消費者的利益博弈格局,。特別是微信,相關運營商一直在尋找機會進行有償服務,,只是礙于社會壓力過于巨大以及政府職能部門的干預,,這一意愿尚未得到實現。那么,,運營商們會不會借著4G的機會,,對微信等進行有償服務呢?如果運營商們在新產品的開發(fā)和新業(yè)務的發(fā)展方面,“吸取”3G的教訓,,一推出就實行收費,,消費者又能如何應對?
在技術層面,由于4G的傳輸速率要明顯高于3G,、2G,,由此在流量等方面,也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壓力,,使消費者的使用成本大幅上升,。那么,三大運營商將采取怎樣的措施,,在4G帶來技術革命的同時,,不給消費者增加經濟負擔呢?否則,缺少消費者的參與,,4G的生命力也會大大降低,。
如果4G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消費者的消費成本將增加,,新技術帶來的新享受就會因此而受到嚴重影響,。
另外,2G,、3G在使用過程中的信息安全問題,,也一直是困擾著消費者。4G在這方面有何新的改進和提高,,對三大運營商來說,,也是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