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如此“猖狂”的地王行為藝術,經過媒體廣泛報道,且多數報道會添油加醋,,將增強全國人民看漲房價的預期,。據筆者的研究,近十年來,,中國樓市存在著很明顯的短周期波動,。而當前,已處于偏高位的區(qū)間了,。
對于開發(fā)商而言,,只有等到房子最后賣出、租出,,才知道是否操盤成功,。而媒體聚光燈常射向“產房”中的地王,卻不再理會賣房時的“太平間”中的地王樓盤,。只聽新人笑,,誰聞舊人哭。
地王,,一個接一個,,如同一顆又一顆,炙熱的隕石,,穿過大熱層,,狠狠的砸在了中國樓市的屁股上、胸口上,。而且,,近期地王的個頭超大,,燃燒的火球與溫度亦嚇人,對于樓市的沖擊波不容小覷,。
9月4日,,經過69輪激烈競價,融創(chuàng)以21億元加異地建醫(yī)院的代價奪北京農展館地塊,,樓面價7.3萬元,,超越2010年2月華僑城5.28萬元拿下的上海蘇河灣地塊,成為全國單價新地王,。
而9月5日,,新鴻基以218億競得徐家匯中心地塊,僅次于全國總價地王:2009年12月255億元的廣州亞運城地塊,,而后者由富力,、雅居樂、碧桂園,、世茂,、中信聯手拿下,由此更顯新鴻基之牛叉,。
同日,,杭州華家池三地塊總價拍出137億元,由綠地,、世茂,、
濱江瓜分;世茂豪擲47億元,,拿下了蘇州金雞湖兩宗黃金地塊,,溢價率皆超70%,成為蘇州單價地王,。
今年以來,,一線城市和少數二線城市,高價地并不稀罕,,可近日如此密集,、如此高價的地王潮,還是讓人感到驚詫,、困惑和擔心,。人們困惑的是,調控政策怎么就沒一點用處呢,?民眾擔心的是,,面粉這么貴了,將來面包能不漲價嗎,?
首先,,房企敢于搶地王原因,,主要可歸結為三點。其一,,房企不差錢。一方面,,去年二季度以來銷售順利,,回籠資金很多;另一方面,,去年至今年上半年,,融資面有所放松。其二,,房企急需補庫存,。過去一年房子賣得多,就需要拿地造房子,,這是再生產的必須,。其三,地方政府很精明,,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出讓金,,只在樓市繁榮期,才愿推出優(yōu)質地,,而優(yōu)質地才可能誕生地王,。
其次,地王頻出的影響,,總體弊大于利,。道理很簡單,它能改變人們的預期,。預期是影響房價走勢的重要因素,,但預期看不見、摸不著,,只是能感覺得到,。
一般規(guī)律:地王一出,周邊新盤或二手房就會提價,。而近日如此“猖狂”的地王行為藝術,,經過媒體廣泛報道,且多數報道會添油加醋,,將增強全國人民看漲房價的預期,。這是所謂其弊。所謂其利:地王也是地,,增加土地供應,,有利于改變未來幾年的供求關系,,從而有助于緩解未來房價上漲的壓力。
再次,,并無妙方根治地王熱,。每輪樓市上行期,都會遇到持續(xù)多月的時間段內地王頻出,。樓市整體高溫,,再遇到政府推出優(yōu)質地,“金風玉露”一相逢,,便生出大大小小的地王,。
每次地王頻出時點,國土部都很緊張,,看似嚴厲的聲稱要抑制地王,,比如溢價率超過50%被視為“異常交易地塊”,需向國土部報備,。但只是報備,,又非禁止。況且也不應禁止,。
比如一幅地,,開發(fā)商甲愿出100億,政府總不能50億賣給開發(fā)商乙吧,,因為開發(fā)商不會自動未來將房價降低一半銷售,。所以,土地“招拍掛”本身并沒錯,,這一制度遠比以前的協議出讓合理,。另外,為將溢價率控制在50%,,部分地塊實行競配建保障房,,但不可能所有地塊都配建保障房,經過近幾年保障房建設大躍進后,,幾年后也不再需要大量建設保障房了,。
最后,地王一定會笑到最后嗎,?答案是:不一定,。正如,含著金湯勺出生的孩子,,不一定成年后獲得成功,。地王誕生,只是一個樓盤運作的開始,,對于開發(fā)商而言,,只有等到房子最后賣出,、租出,才知道是否操盤成功,。而媒體聚光燈常射向“產房”中的地王,,卻不再理會賣房時的“太平間”中的地王樓盤。只聽新人笑,,誰聞舊人哭,。
當然,過去十年,,地王項目成功者眾,多數都賺到了錢,。但賣房時,,才發(fā)現形勢差于搶地時的預期,有此感受的開發(fā)商倒也不少,。
2007年四季度和2008上半年出生的地王,,在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上半年賣房時,相當多很失意,。2009年四季度和2010年出生的地王,,在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賣房時,也感涼風襲人,。幸好,,多數項目有驚無險,因為市場降溫的時間較短,、幅度較小,。扛過去,,便是春天,。但即便如此,仍有少數項目僅獲得了微利,,甚至賠本,。
巴菲特的那句話: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瘋狂,在別人瘋狂的時候我恐懼,。同樣適用于在開發(fā)商拿地,。因為:房地產市場與股市一樣,存在著周期性波動,。只要有周期,,一定會有冷暖交替。據筆者的研究,,近十年來,,中國樓市存在著很明顯的短周期波動,。而當前,已處于偏高位的區(qū)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