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19976.9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后同比增長8.6%。但是考慮到1-4月的虛假貿易導致的虛高,,我國的外貿形勢不容樂觀,。如果要實現全年進出口總額增長8%的目標,,下半年外貿需增長7%以上,那么下半年外貿形勢到底會如何,?政府應采取什么樣的對策,? 據筆者分析,下半年外部需求將有輕微好轉,。下半年發(fā)達經濟體經濟形勢可能會好于上半年,。美國第一季度增長率為1.8%,低于市場預期,,預計三季度將會有所起色,。歐洲經濟正在逐步走出衰退狀態(tài),下半年經濟形勢將繼續(xù)好轉,�,!鞍脖督洕鷮W”正發(fā)揮短期效力,,日本經濟也將繼續(xù)回升。但是,,下半年新興經濟體經濟形勢不容樂觀,。7月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世界經濟增長率,,主要就是出于對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的擔心,。因此,整體而言下半年我國面臨的外部經濟環(huán)境將有輕微好轉,。 人民幣繼續(xù)升值的態(tài)勢有望改變,。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1.73%,,升值幅度超過2012年全年,。一般認為,上半年人民幣升值主要是由于外部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熱錢流入所致,。5月份,,外管局開始加強對虛假貿易的監(jiān)管導致熱錢流入放緩,美聯儲釋放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信號也導致短期資本撤出,,因此,,下半年人民幣有望保持穩(wěn)定或貶值。這將緩解匯率因素給出口企業(yè)造成的成本壓力,,有助于我國的出口,。 進口乏力的局面難以得到改變。今年,,我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較大,。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6%,現在普遍預計下半年經濟形勢也難以讓人樂觀,。由于政府已經下決心調整經濟結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在經濟增速沒有下降到政府可以承受的“下限”前,,應該不會再出臺較大刺激措施,。預計下半年內需疲軟態(tài)勢較難改變,影響進口增速,。 綜上所述,,下半年外貿形勢難有根本性好轉,如果不采取相應措施,,實現全年外貿目標較為困難,。但是,我國外貿告別高增長時代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是金融危機引致的外部經濟形勢不好,,內因是我國力促貿易結構轉型,。貿易結構轉型必然會影響外貿增速。因此,,應該摒棄以往注重短期效果的貿易政策(如出口退稅政策),,未來政策應更加注重長期作用。 一是幫助企業(yè)開拓國內市場,。長期以來,,出口產品在國外銷售的價格低于國內價格,讓國外消費者享受到廉價的“中國制造”,。企業(yè)寧愿低價出口也不愿高價內銷,,必然是因為內銷有更高的額外成本,比如存在地方保護,、物流成本高,、資金回收風險等。為此,,應深度整合國內市場,,加快國內市場一體化;加快發(fā)展物流業(yè),;地方政府應嚴厲打擊欠款問題。此外,,可出臺補貼消費者的政策,,鼓勵購買外貿企業(yè)的內銷產品。 二是解決小微企業(yè)融資難的問題,。外商投資企業(yè)往往專注于加工貿易,,生產率較低。近兩年,,私營企業(yè)進出口增長較快,,占我國外貿的比重開始超過30%。中小企業(yè)是私營企業(yè)的主力軍,,但其中的小微企業(yè)往往存在融資難的問題,。為促進小微企業(yè)發(fā)展、提高小微企業(yè)外貿比重,,應著力解決小微企業(yè)融資難的問題,。7月5日,國務院下發(fā)《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指出“整合金融資源支持小微企業(yè)發(fā)展”,。應盡快推動這些政策落到實處。 三是積極應對貿易保護,。貿易保護近期案例當屬歐盟對我國光伏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目前,,中歐正在協商解決這一貿易爭端。我國一方面積極協商,,另一方面應繼續(xù)發(fā)力反擊,,促成歐盟態(tài)度的盡快轉變。我國成功應對這一貿易爭端將有利于為其他國家做出示范,,減少其他國家對我國的貿易保護,。 四是擴大原材料進口。當前,,主要大宗商品價格處于低位,,為我國進口這些商品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擴大原材料進口,。較低的原材料價格還有利于降低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增強出口企業(yè)的價格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