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去中山大學辦講座,,順便坐直通車去了香港,,只為看香港早于內地公映的好萊塢新片《了不起的蓋茨比》,,巴茲?魯赫曼導演,、萊奧納多?迪卡普利奧主演,。觀看之后還真有點失望,雖比前版略佳,,可還是撓不到菲茨杰拉德小說原著的“癢處”,。 世人對《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興趣經(jīng)久不衰,除了原作的文體句法,、敘事結構的不同凡響,,同菲茨杰拉德特別是他太太柴爾達(Zelda)令人著迷的奢靡生活作風分不開。這本小說進入有史以來百部最偉大的英語文學作品之列,,并始終被選入美國中小學生參閱甚至必讀作品,,當然有其道理。 1896年出生的菲茨杰拉德,,1940年死于心力交瘁,;柴爾達住進瘋人院十多年,1949年在那里的火災中喪命,,也沒活過50歲,。菲氏寫作生涯前半段(1919—1929),適逢美國國力大盛,,充沛的生產(chǎn)力帶來了豐裕的物質享受,,不過歷來崇尚勤儉自律的清教倫理,冰消瓦解得更快,。當年這種國民精神的狀態(tài),,世稱“爵士時代”,在1930年的經(jīng)濟大蕭條中戛然而止,,菲氏夫婦無疑是其中的絕佳偶像,。 對菲氏夫婦遭際的記述和剖析絡繹不絕,隔三差五地就有新書出來談論這段故事,。筆者卻只想談談菲氏家庭財務,。畢竟,菲氏夫妻的一生都在“為花錢而賺錢”里打滾,。和小說里的蓋茨比一樣,,他們也因為無止境地追求奢華瀕于破產(chǎn)而崩潰的。我所依據(jù)的,,是他們20年間(1919-1940)的家用流水賬和報稅記錄,。菲氏的獨生女斯考蒂死前捐贈出這些罕見的財務資料,詳盡忠實地記錄了家庭的收入和開支,。 為了對當時美國經(jīng)濟社會狀況能多點感性認識,,我把那段時期的美元按購買力折算成眼下的人民幣,便于讀者比較和體驗,。按公允的計算,,當年1美元相當于現(xiàn)在的30美元多,再乘上眼下的人民幣匯率,折換率約在1:200左右,。(當時一輛奔馳房車價格為550美元,;而一頓香檳晚餐不到1美元。)如此來算,,菲氏1920年的收入達到340萬元(人民幣,,下同),達到了美國當時收入最高的1%,,納稅28.8萬(大約是收入的8%),。而1919年,他的收入才17.6萬,,而且?guī)缀跞縼碜远唐≌f的稿酬,。收入大跳躍主要得自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塵世樂園》(This
Side of
Paradise)在那年4月出版,當年版稅就達144萬,,其后的4年他收獲版稅400萬之多,。《塵世樂園》在菲氏身前賣出了5萬本,,超過他死前的任何其他作品,。5年后問世的《了不起的蓋茨比》相形大為見絀:
菲氏生前從該書拿到的酬勞總共165萬。不過這部巨著要暢銷得多:現(xiàn)在它給菲氏后人帶來的版稅每年超過330萬,。 平均而言,,菲氏20年筆耕,平均年收入達到了480萬元(即當時的$24000,,最高的1938年是$58783,;最低是1931年的$9765)。他的平均納稅率在5.5%左右,。一個新進作家躍居社會頂端1%的高收入和稅收水平,,在當時是什么樣的概念?須知在1920年美國人口才一億剛出頭,,只有7%的國民需要納稅,;而今天的美國,人口過了三億,,納稅人數(shù)則超過了45%,。按菲氏的收入水平,如今的綜合稅率當在40%之上,。 當時算巨額收入的480萬怎樣安排,?菲氏的理想預算是,開支360萬,,積蓄120萬,。絕不是他舍不得消費,,而是為了要給自己掙得時間精力來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別再為應付開銷而寫應景文字,。可惜這個目標始終都沒能達到,,柴爾達和他追逐奢靡生活的狠勁,,令他們的收支常常陷入深重的赤字狀況。菲氏夫妻靡費追求的荒唐,,有時連野馬似的海明威都搖頭,。 菲茨杰拉德也為之煩惱不已,他對家用開支巨細靡遺的記錄,,就是他當年苦苦掙扎的見證,。記錄甚至細到一筆《了不起的蓋茨比》稿費才68元。在1923年1月的家用賬里,,他羅列出房租6萬元,,傭人工錢6萬元。肉鋪得付多少,,酒水若干,,應酬交際、購物,、差旅交通,,等等,所有一切開支,,必須控制在
18萬之內,,才談得上計劃中的儲蓄。結果,,當然又是入不敷出,,超支的結果迫使他高度緊張,不能不夜以繼日趕稿,,因為這是菲氏唯一的收入來源,。 在《了不起的蓋茨比》出版前后,菲氏發(fā)表了兩篇文章:“一年賺36,000
美元你怎樣過活”
和“幾乎沒收入時你又怎樣過活”,,很有趣地描述了他的錢財觀,,以及他在實際生活里的困窘。在支付壓力的煎熬下,,菲氏終于在盛年崩潰了,。雖說在他短暫人生的最后三年,為好萊塢編寫腳本的收入還是相當可觀的,,每星期薪酬很少低于20萬元,。 菲氏夫妻的凄慘結局,,不由讓人想起他的名句,“可惜青春不能恒久”,;與張愛玲名句“成名須在年輕”真是異曲而同工,,而兩者的結果,都令人喟嘆,。菲氏憑著天分和一支筆,,既貴且富,然因對奢華方式無止境的渴求,,終究不得善終,,悲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