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爭議聲中,,央行還是出手了,。 6月25日這一天是非同尋常的,,本來似乎是鐵了心扮“后媽”的央行,居然在不同場合三次就流動性問題發(fā)聲,。先是下午舉行的上海2013年陸家嘴金融論壇發(fā)布會上,,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凌濤公開表示,,流動性整體也是充裕的,。銀行間市場的各類參與機構獲取資金的環(huán)境也是相對寬松的。然后傍晚時候,,央行網站就發(fā)布公告,,稱近日已向一些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提供了支持,以緩解流動性緊張狀況,,今后還將采取類似措施,。而當天晚上央行副行長胡曉煉也亮相
《新聞聯(lián)播》表示,人民銀行將會在繼續(xù)堅持穩(wěn)健貨幣政策的前提下,,根據市場的流動性情況,,綜合運用各種相應的工具,調節(jié)銀行體系流動性的水平,,保持貨幣市場總體的穩(wěn)定,。 此舉雖然暫時尚不能理解成央行向資金市場“放水”,但至少面對令全球投資者恐慌的“錢荒”問題,,央行不再只是遠遠觀望著強調
“不缺錢”,。資金市場對這一利好做出了最忠實的反應:26日,大盤出現(xiàn)結構性反彈,,在藍籌板塊維持震蕩的背景下,,以創(chuàng)業(yè)板為代表的中小盤股則出現(xiàn)報復性反彈。至收盤,,滬指報收于1951.50點,,跌0.41%,深指報收于7566.40點,,漲0.95%,,創(chuàng)業(yè)板指報收于1038.98點,大漲5.51%,。 央行“無為而治”的救市方式獲得了一些經濟學家的認同,,重要意義在于其正在力圖改變市場流動性恐慌的預期。只不過,,恐慌的情緒雖然得到了安撫,,但不一定能夠改變股市的命運。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看來,,股價波動和銀行間市場利率的波動還會延續(xù),,若不同時強化對異常資金的管理,,今后投機資本“做空”中國套利投機的行為反而變本加厲,直到他們期待的降準出現(xiàn)為止,。 央行此前糾偏的意圖值得肯定,,但打擊得過快過猛,反而可能造成“殺敵一百,,自損一千”的局面,。畢竟影子銀行的膨脹和資產錯配要徹底解決非一日之功,企圖畢其功于一役可能會導致并發(fā)癥,,影響實體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所以“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道理也適用于此時,,央行一手要繼續(xù)嚴格督促商業(yè)銀行改正錯誤,,另一手也應該適當增加一些流動性,防止局勢惡化,,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 不能因為央行偶爾流露的善意就認為改革努力付諸東流,。我們可以看到,,“錢荒”已經讓一些銀行吃到苦頭,并下定決心做出改變,。譬如這兩日一度跌停的民生銀行,,于25日召開投資者電話會議,稱目前該行流動性正常,,并透露該行非標資產超標只有120億元,,將于7月20日全部清零。26日,,民生銀行大漲6.33%收于7.90元,。其實,民生銀行在商業(yè)銀行里面屬于運營效率最高的銀行之一,,這也就意味著民生銀行的資金流動性偏緊,。因此在銀行業(yè)資金流動性整體偏緊的情況下,會造成投資者對民生銀行未來的預期降低,,大量資金出逃,,反映在股市上就是股價的暴跌。但判斷銀行風險的重要指標是資產質量,,從業(yè)務質量上看,,民生銀行對中小企業(yè)貸款的信用風險較小。 不得不說,,今日的“錢荒”之陣痛也恰恰說明過去幾年中國銀行業(yè)的日子太“滋潤”了,。而實體經濟的資本回報率卻一直下滑,,中小企業(yè)一直舉步維艱,今年更是最難就業(yè)季,。當百業(yè)艱難,,唯獨銀行業(yè)欣欣向榮的時候,就需要好好思考錢該用到哪里了,。 這是最痛苦的存量改革階段,,注定不會有“皆大歡喜”的局面。要和各種力量博弈,,會痛,;要打破固定力量格局,會痛,,但即使疼痛,,也得昂首前進,畢竟金融領域改革的成敗直接關乎其他領域改革的效果,。 安撫恐慌之后,,央行還需再出重拳,讓錢回到正確的地方,,畢竟沒有不“痛”就可以輕松跨越的改革,,但改革的成果也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