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huán)保部日前公布的5月份空氣質量報告,,在全國74個發(fā)布AQI(空氣質量指數)的城市中,,石家莊再度墊底,。此前的消息披露,,包括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在內,邢臺,、唐山、保定,、衡水,、邯鄲、廊坊市一起被列入黑名單,,這七個城市在一季度一起位居最重污染城市前十名,。其中石家莊1月和3月排名全國倒數第二,2月和4月倒數第一,。
這個消息令人震驚,,加上此前一直困擾華北地區(qū)的陰霾天氣,難免讓人質疑——河北污染緣何紅燈頻閃,?是不是河北空氣污染轉嫁京津地區(qū)乃至華北區(qū)域,?
盡管在此次公布的黑榜中,石家莊市和河北省內的其他城市成為“難兄難弟”,。但是,,作為省會城市,石家莊市的大氣污染和治污效果一直備受各界關注,。因為早在10年前即2004年,,國家環(huán)保總局首次公布113個國家環(huán)境保護重點城市空氣污染綜合指數排名情況,,石家莊市就位列空氣污染最重的10個城市,。作為唯一上了黑名單的省會城市,石家莊市政府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石家莊市曾多次進入空氣污染最重城市之一,,歷屆政府把治理空氣污染作為重中之重,。十年之間,石家莊市黨政領導幾易其人,,但依然走不出邊污染邊治污的“拉鋸戰(zhàn)”怪圈,。令石家莊市幾屆官員汗顏的是:如果沒有去年華北地區(qū)冬季的持續(xù)霧霾天,如果不啟用新的空氣質量指數,,石家莊市的官員將依然會稱,,與過去比,十年治污有了很大進步,。但現實是,,十年治污,石家莊市又重新站在了起跑線上,。
石家莊市政府在近幾年治污方面的腳步為何趕不上污染的速度,?如今,石家莊市除了地理條件如呈“避風港”式不利于擴散等因素外,,污染排放巨大尤其是該市產業(yè)結構偏重,,醫(yī)藥、建材,、石化等“兩高”行業(yè)集中,,也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同時,,燃煤和汽車尾氣排放也被列為兩大“殺手”,,但這兩個因素目前依然無法破解,工業(yè)用煤總量不降反而劇增,,油品品質令人唏噓,。
客觀地講,石家莊市空氣質量如此之差是對該市發(fā)展模式“舊賬新賬”一塊兒算的結果,。既有歷史上的陳賬,,也有新欠下的白條。去年市政府投入的18億元巨資也許只能算作今后全市治污歷程中邁出的一小步,。有媒體消息指出,,為了這場大氣污染攻堅戰(zhàn),石家莊預計3年內需投入218.68億元,。這也只是10項大氣污染治理工程的初步預算,,新列項目另計。
我們不妨解讀一下石家莊市的成績單,,該市2012年全部財政收入完成573.2億元,,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完成1800.2億元,實現利潤558.6億元,單位工業(yè)增加值利潤率全國先進,、全省第一,。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超額完成,節(jié)能減排目標如期實現,。如果說該市在財政收入方面做加法的話,,那么在污染方面則一直在做減法,長此以往,,治污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在當前官員執(zhí)政理念上,財政收入減少18億元和投入18億元治污能畫為等號嗎,?
當前,,石家莊市應深刻反思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和全市當前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的經濟發(fā)展模式哪個該列為第一位的執(zhí)政之策?河北也當反思“兩高”行業(yè)引發(fā)污染的難題,,因為,,不論是石家莊市,還是河北全省,,治污不力影響的不僅僅是河北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