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刊文批評美國通過印鈔向他國轉嫁通脹,,導致對美出口的國家用商品只換回一堆紙——美元,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還要加大貨幣投放量來收回這些美元,,進而造成貨幣貶值,,物價上漲,。
不少人一直有一個疑問:美國如此“放水”美元、讓美元貶值,,為何美國國內卻不發(fā)生通脹,?秘密何在?從貿易上看,,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逆差,,其中去年逆差達到5404億美元,這些逆差即源自美國同世界各國的商品貿易,。由于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和支付貨幣,,美國“放水”美元,其中的一部分可以直接從國外購買商品,。也就是說,,雖然美聯(lián)儲大肆發(fā)行美元、開動機器印鈔,,但卻花在了國外,,換來了商品,不但不會使得本國流通中的貨幣過多,,還增加了本國商品供給,,豈能通脹?從對外直接投資來看,,美國是資本大國,,對外投資居世界第一位,這種投資都是用美元計量的,也使得美國國內超發(fā)貨幣通過投資渠道流到了世界各地,。因此,,美國“放水”貨幣、狂印美元,,沖擊的是世界各國,,將通脹輸送給其他國家,而美國本土并不會發(fā)生通脹,。這就是美國的秘密,,這就是美元的秘密。
對于中國等出口導向型國家來說,,生產的商品出口到了美國,,換回的是美元,美元需要結匯成人民幣,,投放在國內,。也就是說,生產的商品出口到國外,,而商品換回的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后在國內流通,。這部分貨幣沒有了商品支撐,多的貨幣追逐少的商品,,必然造成通貨膨脹,。這部分貨幣在中國有多少呢?截至去年底,,我國外匯儲備達3.31萬億美元,,帶來的外匯占款大約有25萬億元人民幣。這25萬億元人民幣背后的商品價值出口到了國外,,在國內沒有支撐,,這就是流通中超發(fā)的貨幣。
不過,,“辛苦生產的商品供給美國,,自己只換回一堆紙”的說法也不夠準確,有點偏激,。3.31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都是實實在在的購買力,,關鍵在于如何將其運用出去,換回實實在在的商品價值和投資效益,。假設這3.31萬億美元都能夠從國外購買商品,,進口到國內的話,那么,,25萬億元人民幣外匯占款就有了商品價值支撐,,也就不會沖擊物價,、引發(fā)通脹了。這就需要平衡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假如對外貿易平衡了——沒有那么多順差,,對外投資平衡了——外商投資和我國企業(yè)海外投資基本相當,那么我們手中就不會捏有那么多美元“紙片”了,。
要想平衡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需從兩方面努力。首先,,加大存量外儲的運用,。鼓勵企業(yè)大踏步走出去,到世界各地尋找投資機會,,同時加大進口特別是從美國的進口,。其次,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再依賴出口拉動經濟,而要靠內需,。內需不能只靠投資,,更要轉向消費,提高普通老百姓的收入,,讓他們有錢消費,。從長遠看,還應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步伐,,改變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