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在經濟活動中已經處于比較邊緣的位置,,在2008年股市泡沫破裂后,,受傷的投資者再也不敢在股市火中取栗。因此,,缺乏全民性的投機熱潮就難以支撐中國股市有什么起色,,畢竟一些中國的上市公司也沒有吸引力的回報率。 這種狀態(tài)最近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深陷危機的美國,,道瓊斯指數(shù)竟然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據(jù)統(tǒng)計,,從2007年8月1日到2013年3月7日,,美國道瓊斯指數(shù)上漲8.46%,而同期中國上證指數(shù)則下跌了48.01%,。但是,,在2007年至2011年,中國人均實際國民收入累計增長41%,,美國則下降了2%,。 這不是中國獨有的現(xiàn)象,在經濟危機以來,,巴西散戶交易量跌到了1999年來最低水平,,俄羅斯共同基金宣布連續(xù)16個月資金流出,這是至少自1996年以來最嚴峻的局面,;印度退出股市的人數(shù)則達到了兩年來最高水平,。這意味著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盡管經濟增長率好于美國,,但股市卻讓人避之不及,,數(shù)據(jù)顯示金磚四國股票交易達到了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歐美日等發(fā)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競相寬松,,各國央行正在發(fā)動一場貨幣貶值的競賽,,大量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國家。那么,,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為何如此慘淡,?實際上,新興市場國家盡管沒有被拖入危機,,但卻呈現(xiàn)危機前的一些形態(tài),,部分結構性的問題讓未來變得暗淡和憂慮。尤其是,,在這種基本面下,,可能投資者選擇的公司也越來越少。而在美國,,危機已經暴露,,最壞的日子已近過去,系統(tǒng)風險已經釋放,,對于企業(yè)而言也是如此,,在資金如此廉價的情況下,投資股市是一個好的選擇,。 在2008年,,中國上證綜指從5000多點一路跌到1600余點的低點,寬松的貨幣政策令大量廉價信貸資金涌入股市抄底,,這一指數(shù)反彈了近一倍,。但是參與者大都是機構投資者或者企業(yè),傷心的散戶并不為所動,,尤其是他們的賬戶縮水嚴重基本被凍結了,,很多家庭利用較低利率的信貸投資價格大幅下跌的住房,這也分流了大量資金,。 隨之而來的貨幣數(shù)量緊縮政策,,推高了市場真實利率,大量資金涌入民間融資市場,,高收益率的信托以及其他理財產品火爆起來,,資金能夠安全的獲得高收益,股市成為遺棄的資金泥潭,,在不斷掙扎中,,緩緩的下跌。 過高的貨幣存量導致任何依靠投資拉動經濟的想法,,都會增強通脹預期與住房價格的上漲,,但資金絕不會流入股市,因為貨幣政策變得謹慎,,而除了銀行業(yè)利潤率較高之外,,其他產業(yè)都面臨產能過剩的壓力,,而表現(xiàn)較好的地產和白酒行業(yè),都受到了打擊,。 在傳統(tǒng)產業(yè)將要迎來一次殘酷的生存競爭之際,,新興產業(yè)并沒有崛起。這種格局讓投資者難以選擇,。貨幣政策不可能繼續(xù)提供廉價的過剩的流動性,宏觀經濟的持續(xù)健康增長仍需努力,。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趨勢與產能過剩給予企業(yè)的壓力,,讓經歷過股市泡沫破裂的人再也不敢輕易有炒作的沖動,除非企業(yè)盈利狀況得到整體性的好轉,。 但是,,人民幣國內購買力繼續(xù)在降低,2月份的CPI超過了3%,,政府也在嚴厲抑制樓市投資行為,,如果不想儲蓄被通脹血洗,中國人還有什么投資手段嗎,?這讓人困惑和不安,。事實上,美國的股市上漲也促進了財富重新分配,,就如中國的樓市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