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縣究竟是小康縣還是國家級貧困縣,,不在于這個縣的實際狀況如何,,也不在于當?shù)乩习傩者^的是什么日子,而在于這個縣的領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領導想,,小康吧,小康好聽,,就小康了,;領導想,貧困吧,,貧困實惠,,就貧困了。 不信,,且看山西大同縣,。 1996年,大同縣成為小康縣,�,?僧斈辏笸h地方財政收入3738萬元,,支出6590萬元,,收不抵支——小康的16個標準,大同縣有多個對不上號,,像個小康的樣子嗎,?即使到今天,,大同縣依然有很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像個小康的樣子嗎?與大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陽高縣,。當時陽高也是小康縣的候選,,但陽高的領導堅決不要這頂帽子,陽高也就沒有成為小康縣,;大同的領導要,,結果大同就如愿了。 2013年1月,,批準大同縣為國家級貧困縣的文件下來了,,用大同縣扶貧辦主任王漢斌的話說,是“跑下來了”,。在他看來,,得到這一紙文件,像跑贏了一場競賽,。王主任說得很明白,,這個貧困縣是“跑下來”的。即使再窮,如果不跑或跑得不到位,,是“貧困”不了的,。 既然小康縣可以要來、貧困縣可以跑來,,那全國的小康縣,、貧困縣有多少是真的呢?那些全國百強縣是真的嗎,?那些衛(wèi)生城市是真的嗎,?那些宜居城市是真的嗎?那些最具發(fā)展?jié)摿Φ某鞘惺钦娴膯�,?那些各種各樣的榮譽稱號是真的嗎,? 從王漢斌的話還可看出,跑來這個貧困縣的批文不容易,。那我要問,,為什么難跑呢?按理說,,這應該是不困難的,,只要如實陳述事實、拿出數(shù)據(jù)就行了,。上級審核一下,,確認大同縣說的是事實,就該將貧困縣的帽子發(fā)下來,。如此難跑,,到底難在哪里?曾經(jīng)看到這樣一個段子:某縣跑了幾年,,沒有跑來“貧困縣”,。有人問緣由,領導說:“我們太窮了,�,!薄疤F了,就是真的很貧困,,更應該容易批下來呀,。”“我們太窮了,,沒有錢去打點,。”試問,,大同在跑貧困縣時,,有沒有打點,?前些年之所以難跑,是不是難在打點不到位而受到了刁難,? 說打點不到位就受到刁難也不完全準確,。有時應該這樣說,因為打點不到位,,上級就認真,。就說大同吧,當初申報小康縣,,也有幾個數(shù)據(jù)對不上號,,只能造假。為什么假數(shù)據(jù)能蒙混過關,?或許與打點有關吧,。當然,實際情況如何,,在“要小康”與“跑貧困”過程中有沒有打點,,如果有又是怎樣打點的,向哪些人打點過,,這些只有大同的領導最清楚,。 對于外地人來說,一個縣究竟是小康縣還是貧困縣,,其實只是一個稱號而已,。而對于當?shù)匕傩諄碚f,這就不只是一個稱號問題了,,而涉及他們的切身利益,。是小康縣,就少了來自上邊的各種資助,。大同縣委黨校前校長梁斌龍介紹,,大同每次尋求幫助,,“小康”的帽子都會把門關上,。他舉例,2000年左右,,因房屋破損嚴重,,他去省委黨校申請修繕資金,得到的回答卻是“小康縣哪會缺這么點錢,?”而現(xiàn)在剛剛成為貧困縣,,大同縣已經(jīng)跑下來一筆一千多萬元的資金發(fā)展黃花產業(yè)�,?磥�,,授予一個縣什么名號,,有時如同兒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