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食品事故,給人們進行化學知識普及的話,,那么這段時間的霧霾天氣,,則給人們進行了氣象知識普及,特別是讓人們認識了“霾”這個字,。央視節(jié)目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大氣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誰都跑不掉,。 鐘南山所說的“大氣污染比非典可怕”,應該包含著兩層意思,。 其一,,霧霾本身危險系數(shù)極高。據(jù)鐘南山介紹,,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個微克,,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住院率可以增加到3.1%;如果灰霾從25個微克增加到200微克,,日均的病死率可以增加到11%,。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些年來肺癌發(fā)病率明顯提升,,其中北京十年來肺癌增加了60%,。 其二,霧霾來襲誰也跑不掉,。非典雖然厲害,,但還可以隔離,還可以通過各種措施來預防,。但誰也不可能脫離空氣而生存,,同在藍天下,一旦空氣被污染,,那就只能就著污染空氣過日子,。即使有些人可以花錢去買空氣凈化器,但不可能不出門,,凈化器也無法隨身帶,,空氣污染還是躲不掉,。 人們認識鐘南山院士,就是從非典開始的,。既然霧霾比非典還要可怕,,那現(xiàn)在就應該學習借鑒當初防治非典的經(jīng)驗,像防非典一樣防霧霾,。 當初能夠控制住非典,,關鍵做到了三點,,其一,,全員參與;其二,,政府高度重視,;其三,嚴厲問責,。有人稱,,防治空氣污染人人有責,應該強調(diào)公民責任,。少開一點車,,盡量不抽煙,都是可以的,,但必須看到,,防止霧霾天氣的形成,更重要的還是政府的責任,。從技術上講,,PM2.5的構(gòu)成,包括燃煤的排放,、尾氣的排放,、城市建設的灰塵等等。燃煤的排放,,涉及到產(chǎn)業(yè)方式的轉(zhuǎn)型,,主體在政府;尾氣的排放,,涉及到汽油的標準,,還涉及到公共交通的暢通,這里還有政府的責任,;而建筑灰塵問題,,更涉及到政府對建筑市場的管理。這兩天,,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副總理李克強,,都對霧霾天氣作了表態(tài)。其中強調(diào)得更多的還是政府的責任,,是政府“用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 防止霧霾同樣需要啟動行政問責�,?梢欢螘r間以來,,無論是霧霾天氣,還是其他環(huán)境污染,,很少見到有官員因此被問責的,。那些維持碧水藍天不力的官員,不僅仕途不受影響,,反因發(fā)展了經(jīng)濟,,受到提拔重用。問責是一根鞭子,,當鞭子沒有時,,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污染得不到有效防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