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本月連遭4次霧霾天,空氣嚴重污染市民苦不堪言,。春節(jié)已近,,霧霾天仍然持續(xù),這不由讓人擔心——如果春節(jié)期間也遇上霧霾天,,煙花是否該繼續(xù)燃放,?日前,中科院,、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環(huán)保專家們提出,,春節(jié)如果北京遭遇重度以上污染過程,政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減少甚至禁止煙花燃放,。(1月29日《新京報》) 幾乎每年春節(jié),社會上都會掀起一波是否該禁止或限制燃放煙花的爭論。支持禁放與反對禁放者,,各有各的理由,,而政府選擇了折中的“有限開禁”。現(xiàn)在看來,,近期頻現(xiàn)的霧霾天,,為重新審視煙花燃放政策,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與傳統(tǒng)的鄉(xiāng)土社會相比,,城市化造就的高樓林立和人口密集,極大地擴大了煙花爆竹的危險系數(shù),,也增加了燃放煙花這一行為的“負外部性”——即可能讓他人和社會承擔更多不必要的風險和代價,。前不久,導致兩百多人遇難的巴西夜總會大火,,就是樂隊燃放煙火引燃天花板的隔音材料所致,。這場震驚世界的悲劇,給喜歡在春節(jié)燃放煙花的中國人提了個醒,。 除了火災隱患,,燃放煙花爆竹造成的噪音污染、空氣污染以及對生命健康的威脅,,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相信很多北京市民都記得,去年除夕夜,,整個北京城都被燃放煙花的刺鼻的氣體籠罩,,空氣污染數(shù)據(jù)直線飆升,車公莊監(jiān)測站的PM2.5實時濃度一度達到驚人的1593微克/立方米,。所幸的是,,去年春節(jié)期間“天公作美”,煙花釋放的大量污染物,,很快就被風“吹”走了,。如果霧霾天和煙花污染物形成疊加效應,,將給公眾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與燃放煙火能夠營造的節(jié)日氛圍、視覺享受,、心理滿足感相比,,燃放煙花的負面效應,是每一個理性人都不應假裝看不見的,。年俗是一個動態(tài)演進的過程,,不能因為一種習俗存在了數(shù)百年上千年,就認為這種習俗應該一成不變;同樣,,在現(xiàn)代城市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行為都不能只顧著取悅自己,而罔顧這種行為可能給他人,、給社會所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害,。 一個大悶鍋蓋在頭頂,我們燃放煙花,,既是給自己燃放毒氣彈,,也是給整個城市燃放增加“負能量”。面對頻頻出現(xiàn)的霧霾天氣,,政府部門確實有必要重新檢視一下現(xiàn)行的燃放煙花爆竹的政策,,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做出調整了,。 值得注意的是,,PM2.5指數(shù)概念的普及,霧霾頻襲之苦,,都在給北京市民上課,。相信,在“熱鬧”的煙花與清新的空氣之間,,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后者,,政府應抓住機遇,因勢利導,,讓煙花徹底退出城市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