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歐債危機將以怎樣的姿態(tài)呈現(xiàn),?前不久,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新年致辭,,指出歐債危機還遠未結束,,經濟環(huán)境將越發(fā)艱難,。此番表態(tài)給投資者潑了一盆冷水,亦讓萬里之遙的中國感到了寒意,。而作為歐元區(qū)第三大經濟體的意大利,,下個月提前拉開帷幕的大選,恐將為歐債危機再掀波瀾,。 年關將至時刻,,由于時任總理蒙蒂的緊縮改革政策尚未見效,,意大利議會第一大黨、貝盧斯科尼領導的自由人民黨突然撤出對政府的支持,,蒙蒂被迫宣布辭職,,擔任看守內閣總理,直至2013年2月24日至25日,,意大利選出新一屆政府,。 蒙蒂意外辭職,意大利政壇掀起危機,,選舉風險初顯,。作為2012年第二季度以來歐盟解決歐債危機的重要推動力之一,蒙蒂的離職不僅使得意大利未來的緊縮改革前景撲朔迷離,,也增加了未來歐盟救援措施的不確定性,,歐債危機面臨再度惡化的可能。 即將于2月份出爐的意大利新政府,,其首要任務將是保持意大利政治穩(wěn)定,,以及維系現(xiàn)行的緊縮和改革政策的延續(xù)性,使意大利經濟重返可持續(xù)增長的軌道,。 迄今,,角逐意大利新總理寶座的有3派力量:蒙蒂領導的中間派、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派,、以及博薩尼領導的中左派,。新總理寶座最終花落誰家,將決定緊縮政策的推行與否以及緊縮的力度,。 如果中間派領袖蒙蒂能夠當選,,其嚴苛的緊縮政策必定能夠延續(xù)下去,這將為意大利以及歐債危機未來好轉注入積極因素,。近幾個月以來,,蒙蒂自稱意大利的金融危機實際上已經結束,但還有兩大挑戰(zhàn)依然存在,,一是提振經濟增長,,二是堅持推行體制改革。
自去年臨危受命擔任意大利總理,,技術派的蒙蒂內閣,,推行嚴苛的緊縮措施,改革勞動就業(yè)法,、削減公共部門開支,、改革退休制度等。改革在財政領域卓有成效,,但勞動力市場改革不充分,,企業(yè)生產效率改觀不大。意大利失業(yè)率進一步增高,,2012年10月曾經達到了11.1%,,青年失業(yè)率高達36.5%。財政緊縮一時難以真正扭轉經濟低迷局面,,緊縮抑制了經濟增長,,而疲弱的經濟增長又抵消了財政緊縮的效果,使得財政負擔繼續(xù)攀升,。10月,,意大利公共債務超過了2萬億歐元,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26%,,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為了避免在“財政緊縮-衰退”的惡性循環(huán)中越陷越深,蒙蒂不得不延長財政緊縮方案,,要求給予更長的寬限期,。蒙蒂一再強調,緊縮措施是為意大利將來的經濟發(fā)展引入正規(guī)道路,,一些緊縮政策不可能立竿見影,,要過幾年才能看到效果。
如果博薩尼領導的左翼民主黨獲勝,,意大利的緊縮改革將是怎樣情景,?目前看,博薩尼的支持率頗高,,不排除其未來執(zhí)政的可能,。而中左翼民主黨此前明確表示,將繼續(xù)蒙蒂的全面改革路線,。因此,,一旦當選,博薩尼有可能繼續(xù)整頓意大利財政,,繼續(xù)執(zhí)行緊縮,。但相比蒙蒂政府,其結構性改革的步伐有可能會放緩,。不過,,另一方面,如果博薩尼當選,,若要求重新評估蒙蒂的改革措施的話,,也將會給意大利經濟和歐元區(qū)金融市場帶來不積極的因素。 卷土重來的貝盧斯科尼若獲勝,會是怎樣的局面,?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翼政黨立場是反對緊縮,,提出新政府要減稅,規(guī)避德國提出的嚴苛緊縮政策,。中右翼的貝盧斯科尼一旦當選總理,,可能的情境是,很自然地加入法國中右翼的奧朗德總統(tǒng)陣線,,即不支持德國的嚴苛緊縮主張,,而是力求實現(xiàn)緊縮與重債國家經濟增長再平衡,延緩緊縮節(jié)奏,,蒙蒂嚴苛的緊縮政策的延續(xù)性將受到一定影響,。另一方面,由于貝盧斯科尼在黨內支持率并不高,,其領導地位主要依靠強大財權,,其領導的人民自由黨內部也分裂嚴重。大選可能無法產生一個獲多數(shù)席位的新總理,,意大利不得不再次求助于技術官僚,,蒙蒂總理重新獲任�,;蛘�,,貝盧斯科尼撤出對蒙蒂政府的支持,是因為迫于來自意大利國內以及歐盟的雙重壓力,,并不排除貝盧斯科尼改變立場,,重新支持蒙蒂連任。 歐盟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個境況是,,2月份意大利大選產生的新領導人,,明確反對緊縮和結構改革,蒙蒂的改革方案被完全推翻,,意大利危機則可能惡化,,歐元區(qū)現(xiàn)有的救援節(jié)奏被打亂,歐債危機或將進一步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