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國務院批準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qū),歷經8個月,,備受矚目的《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qū)實施方案》近日出臺,,12條金融綜合改革細則主要包括規(guī)范民間融資、加快發(fā)展新型金融組織,、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等,。 改革必定伴隨著爭議,,溫州金改也不例外。作為我國金融改革首個試點,,社會各界對于此次改革的看法和聲音很多,,有的充滿期待,也有的表示質疑,。質疑聲主要針對兩個方面,,認為《方案》既未放松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yè)的相關限制,也沒進行存貸款利率市場化試點,。一些媒體甚至稱此次金改“改皮不改骨”,。 筆者倒認為亮點很多。 規(guī)范發(fā)展民間融資無疑是《方案》的最大亮點,。長期以來,,溫州一直是民間資金最為活躍的地區(qū)之一,但法律保障的缺失,,使得民間融資一直游走在灰色邊緣,。此次金改成立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qū)的直接動因和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導民間融資陽光化,、規(guī)范化,。試點細則涉及規(guī)范民間融資的條款有針對性,可操作性也較強,,預計能夠起到預期作用。 其次,,“溫州指數(shù)”的出臺是一次創(chuàng)新式的利好,。《方案》中提到,,要形成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shù)(也稱“溫州指數(shù)”),,做好民間融資動態(tài)跟蹤和風險預警。我們可以樂觀的估計,,“溫州指數(shù)”的發(fā)布,,在建立健全民間融資監(jiān)測體系的同時,將使得溫州民間借貸實際利率浮出水面,,不再半遮半掩,,從而成為民間借貸利率明確的風向標。 此外,,民間資金投資方面,,曾一度被叫停的個人境外投資試點此次獲批,也讓人眼前一亮,。 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一方面為大筆的民間資金找到了更多出路,,同時也能讓溫州人的商業(yè)思維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得以發(fā)揮。值得關注的是,,當前決策層采取的增加小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推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擴大貨幣互換規(guī)模等多項措施,,都意在力推人民幣國際化,,在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溫州開展人民幣境外直投試點,可謂順水推舟,。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寬松的金融改革政策氛圍,,同時也符合溫州地域經濟特征,有溫州特色,。 總體來看,,溫州金改能走出這一步已是不易。眾所周知,,除了非常發(fā)達的民間金融,,溫州本身的金融系統(tǒng)并不如上海、北京等城市那么發(fā)達,。我們應該認識到,,溫州金改可能還有很多值得探索和改進的地方,但是它確實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這意味著自下而上的金融改革被認可,。 對于溫州金改的“摸著石頭過河”,我們不妨多點耐心,,多點包容,,多些掌聲,少些噓聲,。有時候,,掌聲比噓聲更能激發(fā)斗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區(qū)域性金融改革會成為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輔助力量,,在有效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同時,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