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吵加劇和揚言分手的威脅聲加劇,無疑是一樁婚姻破裂的前兆。眼下英國和歐盟的關系就處于這樣的危險境地,,尤其是最近在歐盟預算上的巨大分歧,正加速彼此間的離心離德,。 歐盟領袖在布魯塞爾就2014至2020年新預算進行磋商,卡梅倫的強硬顯然達到了想要的效果——他要求歐盟凍結(jié)未來7年預算開支,,否則將行使“否決權”推翻該預算,,11月23日的峰會討論還沒結(jié)束,,頭面人物們已經(jīng)放風說,,什么也不會有,預算案只能留待明年接著討論,。 英國貢獻約1/8的歐盟年度預算總額,,撥給歐盟的錢緊隨德法兩國居第三位。這也讓卡梅倫有足夠底氣說出“若一項協(xié)議對英國沒好處就不會有協(xié)議”這種話,。 新預算原本接近歐洲GDP的1.1%,,默克爾曾勸說卡梅倫支持德國的折衷方案,將支出上限定在GDP的1%,,在英國領頭的“削減”聲浪中,,歐盟已將超過1萬億的預算總額調(diào)低到9730億歐元。但卡梅倫寸土不讓,,不單要凍結(jié)預算,,還幫歐盟想出不少節(jié)流措施,比如歐盟官員的薪酬就應該削減10%,。 周五的峰會上,,英國首相可以算是在這場歐盟預算戰(zhàn)中暫勝一籌,回國也能給父老鄉(xiāng)親們有所交代了,。歐盟官員盡管對他憤恨不已,,卻還無法完全撇開英國制定一份歐盟預算方案。 其實他們并不是沒有這樣想過,,連英國政府都知道他們在私下討論排除英國的可行性,,何況去年底在財政聯(lián)盟的問題上已經(jīng)這么干過一回。但這次問題的復雜之處在于,,反對者不光是“刺兒頭”英國,,瑞典和荷蘭這次也站在英國一邊,明確要求將預算凍結(jié)在2011年的開支水平,。 要說歐盟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提出的這份新預算草案真是四處不討好,,就連那些同意增加預算的成員國也有諸多不滿:法國反對削減占預算37.5%的農(nóng)業(yè)方面的開支——因為它是農(nóng)業(yè)補貼最大的受益者,;波蘭等中東歐成員國反對削減占預算32%的融合方面的開支——這些錢用于幫助不富裕成員國改善基礎設施等;與德國,、英國同為歐盟預算凈貢獻國的丹麥則希望自己也能像英國那樣爭取到一筆退回的補償金,。 據(jù)說有歐盟官員私下找英國人斡旋,只要后者愿意在增加歐盟預算的問題上妥協(xié),,歐洲伙伴們在有關歐盟治理條約的未來談判中將幫助英國,。但卡梅倫能有多少騰挪空間?上個月英國下議院專門就歐盟預算削減問題舉行了表決,,就連在野黨工黨都罕見表態(tài)支持保守黨的立場,。 在野黨一向以反對執(zhí)政黨為己任,工黨更有親歐傳統(tǒng),,這次轉(zhuǎn)變態(tài)度無疑是為了迎合英國選民們的態(tài)度,。最新民意調(diào)查顯示,56%的英國人希望脫離歐盟,。 歐盟成員國政界的主流看法仍相信脫離歐盟對英國自己更為不利,,精明的英國人根本不會這么做,只是借此要挾,、加重自己的談判籌碼,;但歐盟內(nèi)部也有擔心,如果過于強硬地拒絕英國的要求,,激起英國民間太多憤怒,,就可能導致英國政府不得不發(fā)起是否脫離歐盟的公投,而公投結(jié)果很可能導致英國退出歐盟,。 除了預算問題之外,,英國也希望能從歐盟收回更多本該主權國家自行處理事務的權力,這些權力一直在向歐盟集中,,因為這場債務危機,,更有加速之勢。 12月歐盟還要召開峰會討論成立銀行業(yè)聯(lián)盟的問題,,這肯定會讓擁有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英國再度感到不爽,,為了維護自身核心利益,爭執(zhí)難免,。 無論如何,,英國最終告別歐盟的可能性正不可避免地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