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冷靜地審視中國投資環(huán)境時,,挑剔的目光不單指向市場的管理或制度問題,,同樣也指向投資者自身:非理性投資。不妨說得再具體些,,就是投機性投資,,甚至是賭博性投資。上至證監(jiān)會下至評論家,,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提醒,,各種循循善誘的手段不可謂不用心良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價值投資理念的引入,,但效果卻出奇的差,。 拜知名學者和投資機構的大力弘揚所賜,今天的中國投資市場恐怕沒什么比價值投資的理念更深入人心了,。不過,,一陣轟轟烈烈之后,如今的價值投資更像是一句口號,,而且還是一句只號召別人的口號,。 何以至此?說白了,,還是結果決定一切,。熱衷價值投資的基金經(jīng)理們年底一算賬,還不及一個賭徒賺得多(單純考察賺得多少絕非評判投資好壞唯一標準,,顧及篇幅,,不做展開),,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下,再堅定的信徒也不免動搖,�,?偨Y經(jīng)驗教訓,我們不能單純指責投資者的食“谷”不化或者頑固惰性,,說到底,,是我們的市場機制容不得價值投資。價值投資的最常見打法,,是“做多價值被低估的資產(chǎn),,或做空價值被高估者”,而要做到這一點,,其最基本的前提是正確的估值體系,。而估值體系是否正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市場機制,,而非定價方法,。一個沒有做空機制的市場,不可能有可靠的估值體系,。2010年推出的股指期貨部分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但光有股指期貨還遠遠不夠,股指期貨固然有風險對沖的功能,,但更有頭寸杠桿的秉性,。理性投資者可用它來對沖風險,而嗜賭成性的非理性投資者也可拿它來放大風險,。這么一來,,正確估值的問題還沒解決,賭徒們倒是有了新的賭博工具,。 其實,,做空機制并非正確估值的充分條件,更非充要條件,。要想讓做空機制發(fā)揮出資產(chǎn)定價中的對沖作用,,必須以另一項市場制度作保證,這就是退市制度,。退市制度之所以能在估值體系建設中發(fā)揮作用,,主要歸功于它的“阻嚇”功能。沒有退市制度,,賭博者毫無忌憚,,賭贏了是皮衣?lián)Q房子;賭輸了,,大不了是皮衣?lián)Q單衣,,有了單衣墊底,,賭的心理就踏實許多。而退市制度,,就是要讓這些嗜賭者明白,,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皮衣單衣的事兒了,而是內褲都有可能一起輸?shù)�,。這樣一來,,那些從一開始就沒想好好玩的投機者就得先掂量掂量了。 或許這個時候投資者才會把眼光投向真正的價值資產(chǎn),,才會用心去體會價值投資的含義與路徑,。但是,解決非理性投資問題,,一個做空機制加上退市制度,,恐怕還是不夠,因為單純的退市制度對投資者也許是有心理阻嚇作用的,,但對股票發(fā)行人卻沒有真正約束,。對于那些本來就想圈錢走人的發(fā)行人來說,退市又有何妨,,大不了做一個虛高,,然后攜款走人,豈不正合意,?一旦形成這樣局面時,原本已“改邪歸正”的人恐怕又要重操舊業(yè)了,,因為只要跟得準,,賭的效果依然可觀,干嗎還要辛辛苦苦去搞什么價值投資呢,? 如此看來,,除了要建立約束非理性投資者的市場機制外,更要建立約束可能“設局”的股票發(fā)行人的制度,,這就得依靠所有權搶購制度了,。關于這個搶購制度,我已呼吁了不止一次了,,之所以不厭其煩,,歸根到底還在于其對整個資本市場的意義格外重大。以前我都是從資源配置的角度談,,今天不妨從規(guī)范市場投資行為的角度加以補充,。如果有了搶購制度,公司上市之前所有者就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從上市之日起,,這企業(yè)將來是誰的就說不準了,。你經(jīng)營得好,,企業(yè)市值節(jié)節(jié)攀升(遠遠大于再造成本),那你的企業(yè)幾乎不存在易主的可能(并且還能給你帶來財富增值),;經(jīng)營得不好(更不要說當初就居心不良),,一旦企業(yè)市值低于再造成本的話,這企業(yè)一定就不是你的,。不管這企業(yè)是子承父業(yè)來的還是辛苦創(chuàng)業(yè)來的,,終歸要改姓。這就可以制約那些既想占有企業(yè)又想肆意圈錢的人的念頭,。 要是人家壓根兒就沒打算再要企業(yè),,上了市,圈了錢,,便逃之夭夭,,那又該當如何?還是要從制度和機制上解決,,比如嚴格的上市審核,、對大股東股權轉讓的實時監(jiān)控、以及主要股東售股保證金等,�,?傊挥性谥贫群蜋C制都很完善的市場上,,投機欲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制約,,理性的價值投資才能占據(jù)其應有的位置。 中國人常講水到渠成,,其實這里面有個前提,,就是得先有一個合理的渠道,水來了才能成渠,。這個渠道,,對于市場來說就是在一系列制度約束下所形成的市場機制,只有當這一整套完整合理的機制形成時,,先進的理念才能獲得生存的環(huán)境,,進而生根發(fā)芽,將市場引向正確的方向,。 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價值投資不是一種理念,更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