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投資者投資A股的渠道稱為RQFII(RQFII是人民幣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比QFII少,也稱小QFII,,是境外機構用人民幣進行境內投資的制度)。據報道,,因額度供不應求,,外匯管理局批了90億元額度救市。本欄認為,,既然香港投資者喜歡投資A股,,A股市場又極度缺少資金,何不干脆給香港投資者一個足夠的額度,,例如上千億元,,讓香港投資者一次買個夠。 從長遠來看,,A股市場最終一定要實現接納全部國際投資者的,,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qū),本應享有更便捷投資A股的權利。既然香港投資者看好A股,,愿意買入A股,,未來必然會逐漸形成香港投資者完全等同于內地投資者買賣A股,而不需要RQFII這樣的制度,,本欄認為,,RQFII只能是一時權宜之計。 香港投資者買A股,,如果只是數十億元這個數量級,,肯定會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既然允許香港投資者參與A股,,不妨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可以盡可能多地滿足香港投資者的投資需要,,如果能夠成百倍的批準RQFII額度,,例如幾千甚至上萬億元,應該能夠滿足香港投資者的需求,,也為未來對香港投資者全面開放A股做好準備,。 或許有人擔心RQFII額度過大會導致熱錢流入不好管理,但從目前看這種顧慮有些多余,。歷史上熱錢流入中國,,一般都會選擇房地產、商品,、債券等投資品種,,A股市場從未受到過熱錢的騷擾。這倒不是說A股市場缺乏投資價值,,而是因為管理層調控A股的能力極強,,如果熱錢真的流入A股興風作浪,那么管理層有大批量的國有股可以用于出售而不會丟失控股地位,,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新股可以發(fā)行,,A股市場缺題材缺政策缺資金,就是不缺新股,。根據保薦機構的測算,,就算每天都發(fā)新股,連續(xù)發(fā)10年也不會枯竭,。此外A股投資者經歷了一次次風險教育之后,,如果管理層警告投資者行情波動屬熱錢流入導致,大多數投資者一定會注意其中的風險,,最終熱錢一定會在曲高和寡,、無人喝彩和十面埋伏之下慘淡收場,。所以本欄認為,熱錢流入A股的可能性極低,,這一點不需要過分擔心,。 至于額度的多少,具體適宜的數量,,管理層必然會有合理的安排,,但總結當前證監(jiān)會扶持股市的政策,鼓勵外界資金投資A股是很重要的一點,,既然香港投資者愿意購買A股,,而香港投資者與其他A股之外的投資者又有顯著不同,幾十甚至成百倍放大RFQII額度,,應該利遠遠大于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