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理事長戴相龍25日在上海一個論壇上坦承養(yǎng)老金確有缺口,并建議通過完善養(yǎng)老制度,,以達到收支平衡。據戴相龍介紹,,完善養(yǎng)老金制度可能涉及延長退休年齡和養(yǎng)老金繳納年限等措施,。(9月26日《京華時報》) 延遲退休是否合理,現在是“公說公理,,婆說婆理”,。有官方人士堅持“延退論”,但官員們究竟是站在大局角度,,還是摻和了為自己利益代言的動機,,這個問題上網民質疑最多。而網絡上的聲音中以反對延退者多,,除了普通勞動者擔心負擔加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認為不公平,不管是現行養(yǎng)老雙軌制,,還是延遲退休年齡之后公職階層增加的受益都引發(fā)討論,。 解決養(yǎng)老金缺口問題,難道只有“延遲退休”這一個路徑?日前有媒體調研發(fā)現,,反對延遲退休的多是“私人部門”如私企員工,;贊成延遲的多是“公共部門”人士如黨政部門、事業(yè)單位的員工,�,!肮膊块T”與“私人部門”各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場上說話,也沒什么不正常,�,?扇绻环降脑捳Z權比另一方強勢,既是利益攸關者,,又擁有裁決勝負的權力,,甚至是爭論剛剛開始,強勢一方便放出口風說,,“延遲退休已是大勢所趨,,不過是時間的問題”,那么實質問題可能就是,,“公共部門”中一些擁有決策或參與權的人物,,在利用公共權力為自己的階層謀取利益。確保事業(yè)單位,、行政機關“已有待遇不變”成了“改革遵守的一個基本原則”,,不用說,養(yǎng)老改革的成本又要“歷史地”落在“私人部門”這邊,,即便公職人員的養(yǎng)老金已超過普通職工很多,,但體制利益仍很難動搖。 養(yǎng)老制度的爭議,,其實是利益博弈——究竟是遵循公平的原則,,各方平攤改革成本,公職階層棄讓一部分既有利益,;還是成本大多攤在底層勞動者身上,?從表態(tài)來看,話語權強勢的“公共部門”,,執(zhí)意要利用公共政策的參與之便,,首先維護自己一方的利益。 養(yǎng)老金缺口問題,,解決的路徑還有很多,比如提高國企上繳比例,、增加財政注入,、盡快結束“雙軌制”實現公平養(yǎng)老……然而有關方面卻只盯住“延遲退休”這一條路;而延遲退休,,就等于延遲“公共部門”人士的既有利益,,不但沒有成本,,而且增加收益,何樂而不為,? 戴相龍稱,,只要完善養(yǎng)老制度,社會養(yǎng)老收支平衡是能夠做到的,。然而,,完善養(yǎng)老制度,更緊迫的問題應該是解決“雙軌制”,,只有先公平起來,,公眾才好接受延遲退休的改革。為什么老是緊盯延退,,而閉口不談終結“雙軌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