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持續(xù)下滑,,而且這種下滑態(tài)勢尚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拉動爭議較大,,而過去大投資造成的產能過剩矛盾已經表現出來,,投資不可持續(xù)性凸顯,。消費拉動已經呼喚多年,而效果非常有限,。消費受制因素較多,,第一受制因素就是收入問題,普通百姓收入增長緩慢,,而且職業(yè)穩(wěn)定性差,,收入預期不確定,大大制約了消費,。我國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不但是一個影響穩(wěn)定的政治問題,而且是一個制約消費的經濟現象,。消費還受制于社會保障健全程度,、消費環(huán)境、物價水平等各個方面的影響,。要想把消費對經濟拉動比率提高到與美國一樣的70%以上水平,,絕不是一日之功。
出口這駕馬車是我國經濟長期的主要拉動力,。但自從金融危機以后,,我國出口可謂一蹶不振,對經濟拉動力始終處于負值區(qū)間,。特別是今年以來,,出口形勢更加嚴峻,已經成為拖累經濟下滑的因素之一,。7月份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2.7%,其中,,出口僅增長1%,,出口同比增長速度僅為1.6%。匯豐剛剛公布的8月份PMI預覽值,,新出口訂單指數創(chuàng)2009年3月以來的新低,,外需滑坡拖累匯豐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預覽數降至九個月來低點。同時,,出口型經濟密集的珠三角,、長三角又現農民工返鄉(xiāng)潮。這些都說明我國出口低迷形勢已經壞過金融危機時期,,顯示制造業(yè)經營活動低迷不振在加劇,。
扭轉出口對經濟增速的拖累局面已經非常迫切。客觀地講,,外需主要受制于美國經濟低迷和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主要受制于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制約,從這個方面講不是中國自己能夠左右和掌控的,。但這不等于說在促進出口,、穩(wěn)定外需上就無所作為。在外需乏力,,出口企業(yè)異常困難情況下,,要有針對性地出臺給企業(yè)減負、融資,、服務和創(chuàng)造優(yōu)良環(huán)境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要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確保及時退稅,。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規(guī)模,,提高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特別要注意發(fā)展對小微企業(yè)的信用保險,,引入商業(yè)保險公司開展短期險業(yè)務試點,,落實好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保險專項安排,。改善海關,、質檢、外匯管理服務,,促進貿易便利化,。嚴格執(zhí)行檢驗收費減免政策,取消不合理,、不合法收費項目,,減少合法收費數量,切實減輕企業(yè)負擔,。改善金融服務,,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匯率避險產品等。
有必要清醒地認識到,,全球經濟已經進入低迷狀態(tài),,世界各國在經濟上都在自保。這就決定了外需一時不可能有較大起色,,并且隨著各國爭奪出口經濟競爭加劇,,國際貿易摩擦將日益激烈,出口環(huán)境和形勢不容樂觀,。再過度依靠外需出口來拉動本國經濟已經靠不住,。
國際國內形勢已經逼迫我們必須兩眼向內來應對經濟下滑,已經逼迫我們不轉型都不行。宏觀經濟政策,,微觀工業(yè)企業(yè)特別是出口企業(yè)都要在國內市場尋求機會,。啟動內需,刺激國內消費已經成為應對本輪經濟下滑的不二選擇,。這就要求一定要下壯士斷腕之決心,,大力度打破和割舍既得利益,重新布局利益格局,,把中國巨大的內需消費潛力充分挖掘出來,。重點在于政府應該具有割舍自身利益的勇氣,實施大幅度,、全面性減稅降費措施,,大力度讓利于民、讓利于社會,、讓利于中小微型企業(yè),,徹底激活社會經濟的微觀細胞,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宏觀經濟下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