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巨大的河南汝南“梁祝故里”如今一片荒涼,,熱熱鬧鬧的山西婁煩“孫大圣故里”折騰了兩年只建成了一座接待中心,。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在不少地方,,曾經爭得面紅耳赤的“名人故里”,,建設過程卻是虎頭蛇尾。
“孫大圣故里”成爛尾,,這絲毫不奇怪,。一個小縣,為打造“孫大圣故里”,,已將6000多萬元打了水漂,。這錢花的的確讓老百姓心疼,但也讓人慶幸——幸虧這項工程成了爛尾,,假如地方決策者固執(zhí)己見,,繼續(xù)投資,甚至貸款投資,,那個無底洞注定是填不完的,。
像山西婁煩縣開發(fā)的“孫大圣故里風景區(qū)”成爛尾絕非個案。實踐證明:火爆的旅游業(yè),,還得靠自然的風光以及原汁原味的歷史文化遺址,,而不是一廂情愿地靠歷史人物與名城的再造和復古。這些年,國內一些城市熱衷于城市“復古”,、抑或是生拉硬拽,,爭相開發(fā)本土歷史名人,但至今未聞哪個地方因沾了再造歷史的光而經濟復興的,。
但是,,有些地方領導偏不信這個邪,頻頻亂拍腦袋,、亂決策,,動輒投資幾千萬甚至數(shù)億元建設名人故里。最近,,媒體盛傳年財政收入不足50億元的河南開封,,欲投資數(shù)千億元再造北宋“汴京”盛景,引發(fā)輿論嘩然,。對此,,有人將其概括為:都是政績沖動和焦慮惹的禍,一些地方官員染上了發(fā)展焦慮癥,,政績的饑渴,,讓他們在謀劃和決策時昏了頭,不明智,,不理智,。
耗資巨大的爛尾項目年年有,無論哪一個地方投巨資興建“××故里”,,假如民意缺位,,上級部門和地方人大不積極介入,任憑個別官員“胡折騰”,,那么在明天,,不知將有哪一位名人故里成“爛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