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一有異動就運用政策工具,未必是好的節(jié)奏。其實,,最重要的是對政策明確再明確。政策預期明確了,,市場預期才會相應明確。 國家統(tǒng)計局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房價同比下降的城市仍在增加,,但從環(huán)比看,7月份房價環(huán)比上漲的城市達到50個,,占比超過70%,,比6月同期的數據翻了一番。樓市回暖跡象明顯,。 房價再度上揚,,不是宏觀調控政策變化的結果,而是貨幣現象的反映以及一些地方試水微調所致,。盡管今年貨幣投放量增幅低于以往,但由于實體經濟需求下降,,加之股市低迷,,資金再度流入樓市。與此同時,,一些地方因土地收入下滑嚴重,,通過各種方法打擦邊球試水放松樓市調控。兩種力量合并,,造成樓市預期出現了微妙變化,。
房價反彈,對調控政策不可能不形成壓力,。在樓市督察工作暫告一段落的情況下,,面對這種局面,調控是否將隨之趨于嚴厲,?儲備政策是否即將出臺,?調控節(jié)奏如何把握?分析這些問題,,還要看樓市近期的走勢如何,。
實際上,在房價反彈的同時,,對房價的重要制約因素并沒有消散,。其一,中央政府反復強調,下半年“穩(wěn)增長”的主要目標,,不意味著樓市調控放松,。其二,此前趨之若鶩涌入中國并投資房地產業(yè)的熱錢,,最近出現了大規(guī)模撤離的跡象,。其三,許多地方土地流拍現象依然存在,,已有開發(fā)商在考慮轉型,。可以說,,政策面和資金面,,都不支持房價大幅飆升,市場內部這一認知也沒有變化,。
價格一有異動就運用政策工具,,未必是好的節(jié)奏。政策使用要建立在辨清市場趨勢的基礎上,。6,、7月份以來的房價上揚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果單就樓市調控,,成本不小效果未必好,。比如,如果實體經濟環(huán)境大幅改善,,那么在樓市政策沒有松動的情況下,,資金不會選擇進入高風險的樓市;如果資本市場的表現不是低迷至此,,百姓有更多的投資渠道,,那么對房子保值增值的依賴性就會降低許多;如果保障房建立起了質量品牌,,并能保證配套,,剛性需求就能得到有效分離。治樓市,,功夫不僅在樓市內,。這是資本的流動性所決定的。
當然,,不輕動政策工具,,不代表對房價上揚熟視無睹。其實,,最重要的是對政策明確再明確,。政策預期明確了,,市場預期就會相應明確。當前,,最需要明確的是,,已宣布要擴大試點的房產稅能否設計成為地方的穩(wěn)定稅源,以解財稅收入下降之急,?此外,,到底哪些試水是合法合情的,哪些不是,?政策底線劃出來了,,房價反彈的高度自然也就可以掌握,而購房者也能做到心中有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