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證監(jiān)會公布了《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這是一份專項規(guī)范市場關聯(lián)者投資本公司股票交易的法規(guī),。 怎么看這項在發(fā)達資本市場早已具備,,而在中國遲遲沒有的法規(guī)呢,?有一些常識恐怕是需要梳理的,。 比如,有輿論把這項法規(guī)看成是證監(jiān)會的救市政策之一,,就不是很恰當,。因為股市周期波動是天然的,不會因為引用一套專項交易的成熟制度就會改變原有的趨勢,。否則,,早采取這項制度的國家,就不會有市場的自然波動了,。 宏觀看,,意見稿出臺,其最大的積極意義,,是細化和規(guī)范中國關于上市公司股票的關聯(lián)交易,。這是上市公司員工投資本公司股票的正常化,、陽光化和專業(yè)化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目前在中國,上市公司員工在二級市場上因交易而持本公司股票,,并無原則性的法律性障礙,。而從市場交易細節(jié)看,沒有完全限制這一行為,,與精確規(guī)定上市公司員工如何合法,、合規(guī)在二級市場購買和持有股票,完全是兩回事,。就股票交易的錯綜復雜和瞬息萬變而言,,即使上市公司普通員工,也有二級市場其他投資人不具備的信息優(yōu)勢,。上市公司員工在二級市場購買持有本公司的股票,,先天具備信息先得和信息充分的優(yōu)勢,很容易構成信息不對稱,,從而導致市場交易的不公平。 而根據目前意見稿所規(guī)范的“員工持股計劃”的管理細則,,“員工持股計劃”不僅受到各種投資比例,、金額、期限和范圍的約束,,還將按照充分嚴格原則和程序進行信息披露,,這可最大限度調整內部人和外部人信息不對稱的狀態(tài)。在國外成熟資本市場上,,正常進行,、陽光透明和極為專業(yè)操作的“員工持股計劃”,,向市場廣泛傳播了內部具有的信息先得、信息充分的優(yōu)勢,,其中的基礎數(shù)據常被市場分析人士用來分析上市公司的價值,。 著名投資人彼得·林奇就在投資心得《戰(zhàn)勝華爾街》里提到,自己是如何認真研究“員工持股計劃”的,。他所說的道理其實再普通不過,,他認為沒有人比公司員工更了解自己的公司,“員工持股計劃”里進行的股票交易,,最準確地反映公司員工對自己公司的判斷,。由此,規(guī)范化的“員工持股計劃”的管理,,對整個市場有著兩種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首先,從市場交易利益最大化的原則看,,“員工持股計劃”所透露出的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是最真實的,,完全反映了基礎利益關聯(lián)人對自己公司的判斷;市場其他投資人,,完全可以根據“員工持股計劃”獲得和上市公司員工一樣的信息,。其次,對于監(jiān)管內部人交易,,這是成本低廉且有效的制度,,憑借交易操作的正常化和交易信息的透明化,,這要比監(jiān)管層親力親為查處內部交易和違法賬戶直接得多,。 至于“員工持股計劃”對上市公司的積極意義,除了更好地讓員工參與公司經營,、分享公司成長外,,還有一個更為積極的好處——就是“員工持股計劃”步入正軌后,它能和股權激勵,、大股東戰(zhàn)略收購等措施一起形成合力,,成為由上市公司內部推動的市值管理手段。 所謂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在中國還很難是上市公司的主要任務,,就是因中國股市對內部人關聯(lián)交易的合理性和積極意義認識不充分。一個公司上市了,,它在市場上就經營著兩種產品,,一個是它實體經營的產品,一個就是它的股票,。 這些都是它的財富,,也是它帶給市場的財富,。一個上市公司,沒有任何理由,、也不可能去專注一點而忽視另一點,。而中國的上市公司遲遲不能正視本公司的市值管理給公司、員工和投資人帶來的利益,,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市值管理需要進行多層次的、二級市場的關聯(lián)交易,。這方面中國的制度無疑是欠缺的,。 比如控制人如何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高管的股權激勵,,我們的規(guī)定都是粗放的,。早就存在的股權激勵實施起來一直就不是那么順利,尤其是碰到國有控股企業(yè),。這次有“員工持股計劃”,,它會不會遇到股權激勵那樣的障礙,恐怕不容易讓人樂觀,。在中國大家都意識到財產性收入的重要,,但比如——國有資產給員工帶來財產性收入,能否像這個“意見稿”看上去那么美,,真不好猜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