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整個歐元區(qū)命運的希臘二次大選當地時間17日晚落下帷幕,。支持緊縮政策的新民主黨以微弱優(yōu)勢戰(zhàn)勝反緊縮的左翼激進政黨聯盟,,有望與同屬緊縮派的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聯手組閣。這一結果也令希臘短期內退出歐元區(qū)的風險大大降低,。 國際社會普遍對選舉結果表示審慎樂觀,認為新民主黨等緊縮派的獲勝,,降低了希臘因撕毀救助協議而被迫退出歐元區(qū)的風險,,有助于增強國際市場對歐洲經濟前景的信心。 新民主黨和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選后均表達了盡快組建聯合政府拯救國家的意愿,,并重申希臘將履行此前對國際社會作出的承諾,,繼續(xù)實施緊縮和改革政策。不過,,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宣稱,,新政府必須有議會第二大黨左翼激進政黨聯盟的參與,否則該黨不會加入聯合政府,。而這一提議已遭到左翼激進政黨聯盟的明確拒絕,,因此希臘政局仍存有一定變數。但大多數觀察家還是將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的態(tài)度,,視作該黨與新民主黨組閣談判討價還價的籌碼,。迫于國際社會的壓力和嚴峻的經濟形勢,希臘應該會在未來數日內迅速組建聯合政府,。 緊縮派政治力量在希臘二次大選中的勝利,,無疑為歐元區(qū)各國穩(wěn)定金融市場和解決債務危機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大選結果只是一個短期的利好消息,,外界不應對此過分樂觀。即使希臘新政府順利誕生,,也不可能迅速解決該國深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矛盾。在經濟衰退和緊縮政策的雙重影響下,,希臘民眾的生活水平大幅倒退,,社會局勢高度緊張,隨時都有陷入動蕩的可能,。如何在遵守歐盟財政紀律的同時,,盡快彌合社會分歧和民眾不滿,是擺在新政府面前的當務之急,。 希臘選后局勢的發(fā)展變化,,未來仍將對歐債危機的走向產生重要影響。首先,,聯合政府的穩(wěn)固性有待檢驗,。新民主黨和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兩大傳統政黨本是針鋒相對的政治對手,出于維護歐元的共同需要才被迫走到一起,。兩黨此前聯合執(zhí)政的短暫經歷并不順暢,,未來因政見不和而分道揚鑣不是沒有可能,。另外,左翼激進政黨聯盟此次盡管未能獲勝,,卻一舉拿下71個席位,,成為議會中最大的反對派。該黨旗幟鮮明的反緊縮態(tài)度,,將來恐怕會成為聯合政府施政的絆腳石,,使財政緊縮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在希臘政壇引發(fā)新的地震,。這將直接影響到該國債務危機的解決前景,。 其次,從中長期看,,希臘債務違約的風險依然存在,。希臘當前已陷入深度經濟衰退,國內失業(yè)率不斷攀升,,銀行業(yè)資金缺口巨大,,公共債務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xù)增加。一旦形勢繼續(xù)惡化,,希臘將不可避免地走上二次債務重組之路,。由于無法承受嚴苛的財政緊縮,新民主黨領導人薩馬拉斯已經表示,,希望能與歐盟就救助協議中的部分緊縮條款重新談判,,以緩解希臘目前急劇惡化的經濟環(huán)境。為了維護來之不易的希臘新政府和歐元區(qū)的完整性,,歐盟很可能會有所讓步,,忍痛繼續(xù)向希臘提供大量資金援助。從這個意義上講,,希臘大選后暫時留在歐元區(qū),,對歐洲來說只能算是一次“苦澀的勝利”。 而放眼整個歐洲,,經濟結構失衡,、增長乏力以及社會福利負擔過重等引發(fā)歐債危機的根本性問題至今仍未解決。西班牙,、意大利等經濟規(guī)模遠比希臘更為龐大的重債國家,,隨時都有可能在危機中倒下。一旦歐債危機失去控制,,進而導致歐元區(qū)解體的話,將對歐洲和世界經濟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歐元區(qū)各國唯有迅速行動起來,,在嚴格控制財政赤字的同時下決心推行必要的經濟改革和結構調整,,盡快恢復經濟增長,才是解決歐債危機的根本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