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歐洲及世界各國政府都面臨著一種類似于“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這樣進退兩難的境地:他們背負著巨大的國家債務負擔,,必須通過削減開支和增加稅收的方式來減少財政赤字,但這又會抑制推動經濟活動和促進經濟強勁增長所需的消費支出,。隨著辯論的焦點從通貨緊縮轉至旨在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實行更明智的稅收政策對于維持當前經濟的適度平衡至關重要。
在應對增加稅收的艱巨任務時,,政府通�,?紤]的是所得稅、營業(yè)稅和增值稅,,但也有其他稅收,。例如政府對電力和化石燃料征收的稅收,這種方式在大量增加財政收入的同時,,不會對經濟產生過多的負面影響,。
這種稅收在削減導致氣候變化的碳排放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們還可以在提高政府收入方面發(fā)揮有益的作用——以低成本方式促進經濟增長,。
能源稅和碳稅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消費和就業(yè)產生的負面影響比所得稅和增值稅要小 ,。例如,,要增加同等數額的財政收入,提高直接稅(如所得稅)所減少的消費是能源稅和碳稅的兩倍之多,。
將消費維持在盡可能高的水平對于重振經濟活動至關重要,,這意味著創(chuàng)造條件讓消費者自由消費同等重要。能源稅和碳稅可以增加財政收入,,同時可以使經濟復蘇保持更強勁的狀態(tài),。傳統(tǒng)的稅收當然也可以增加收入,但在這一過程中給經濟增長帶來了更大的風險,。
現在人們更加密切關注能源稅和碳稅,。這種做法并非無稽之談,當然也不是唯一的原因,。當前的能源稅框架體系,,尤其是在歐洲內部難以長久維系。在整個歐盟內部,,不同燃料的稅率差別超過50%,,這給單一市場造成重大扭曲。在歐盟內部營造能源稅收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將有助于協(xié)調經濟激勵措施,,改善所有歐洲經濟體的商業(yè)環(huán)境。
化石燃料成本上漲,受此驅動,,整體能源成本也上漲,,這在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其他地區(qū)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美國的消費能源價格已成為今年總統(tǒng)大選中關注的主要議題,。但是,,相對于其他形式的稅收而言,能源稅趨于使整體消費者受益,。從規(guī)避傳統(tǒng)稅收帶來的負面影響中獲得的收益會造福整個經濟,,特別是可以使那些最不富裕的人保持較高的水平家庭可支配收入。
大多數能源稅和碳稅是由國家政府征收的,。但是在歐洲,,提高收入有另一種選擇,即歐盟排放交易計劃(ETS),。就對國內生產總值和就業(yè)產生的影響而言,,通過這種渠道來增加財政收入所投入的成本比通過提高所得稅和附加稅來增加財政收入的方式低1/3。
鑒于歐洲的財政赤字和減少這些財政赤字所帶來的經濟影響,,這將可能是一項豐厚的回報,。但是首先,壓低碳價格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各國財政部長需要以更具想像力的方式考慮他們的財政選擇,。與傳統(tǒng)的稅收方式相比,能源稅和碳稅帶來的經濟上的痛苦更小,,收益更大,。歐洲需要鞏固財政,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制定經濟增長戰(zhàn)略,。我們應該更加依賴能源稅,采取一種有效的歐盟排放交易計劃予以實踐,。
�,。h斯·艾歇爾是德國前財政部長,楊·帕萊奧克拉薩斯是希臘前財政部長,,來自Project
Syndic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