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17日參加湖北省資本市場建設工作會議時表示,,要深化發(fā)行體制改革,解決一,、二級市場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問題,,要進一步控制新股發(fā)行價。今年一季度,,A股首次公開募股(IPO)平均市盈率從前年的58倍降至30倍,,4月進一步下降至20倍左右,這一勢頭要繼續(xù)保持,。 一提新股兩個字,,A股市場的投資者充滿了一種恐懼心態(tài),定價過高,,限售股沖擊,,業(yè)績變臉……這些問題每一個都足以讓證券市場的牛頭低下。消除新股恐懼癥和新股發(fā)行給證券市場帶來的負面作用,,無疑對重樹市場信心和扭轉(zhuǎn)市場長期低迷擁有積極的作用,。郭樹清主席提出降低新股發(fā)行市盈率,,可以說抓住了新股發(fā)行的核心問題,。 無論是在香港股市,還是美國股市,,IPO時承銷商和機構存在一個利用新股推介時機相互博弈的過程,,如果定價過高,新股發(fā)行很可能失敗,。這些成熟市場之所以沒有新股恐懼癥,,主要的原因就是存在機構與承銷商的激烈博弈,而一旦機構不認可公司股價,,直接會導致新股發(fā)行失敗,。但反身看看我們A股市場的詢價過程,,機構與承銷商哪里是在博弈,那簡直就是相互合作的兩個好兄弟,。作為詢價對象,,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由于想獲得配售權,報低價可能要出局,,所以干脆與想發(fā)高價的承銷商合作,,博弈變合作,新股發(fā)行根本沒有失敗的可能,,如此一來,,降低新股發(fā)行市盈率只能是一個美好的愿望。 當然,,管理層意識到了詢價過程存在的問題,,于是出臺改革措施讓散戶參與詢價,由于參與散戶數(shù)量較少,,對詢價最終結(jié)果起的作用并不大,,被媒體嚴重質(zhì)疑為作秀。顯然,,如果不能讓機構和新股承銷商真正博弈起來,,新股發(fā)行改革中的新股定價過高問題很難得到長期有效解決。 管理層要想點燃新股存在問題的一堆原木,,必須從原木上劈下樹皮和不同大小的木條,,并依次點燃它們,而不是無望而心存僥幸地劃燃一根根火柴,。因為劃燃火柴并非創(chuàng)新(盡管很多投資者天真地以為是),,讓原木“著火”才是真正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比如,,讓承銷商獲得承銷費用不再與IPO募集資金掛鉤,,那么承銷商和上市公司的關系就不再那么合作,而是變成博弈關系,;再比如,,讓凡是參與詢價的機構都有獲得新股配售權,配售股票的多少由詢價報價高低決定,,報價高的獲得配售數(shù)量最少,,報價低的獲得最多數(shù)量。如此,,機構不會為了獲得配售權和承銷商合作,,而是回到博弈的正路上來。 至于要點燃投資者對新股的熱情之火,那不妨學學香港股市的“紅鞋制度”,。即只要參與申購,,每個賬戶就能得到一定數(shù)量新股的方案,而不是A股市場按照資金量分配號碼來確定中簽率,。這樣能盡量保證每個申購賬戶都可以得到一手新股,。除此之外,香港股市還采取打新股“不對稱中簽率”做法,,保證散戶利益,。散戶申購量小的,中簽率幾乎100%,,那些申購量大的,,中簽率只有1%左右,這樣股市中的優(yōu)秀股票才能從一上市就落入老百姓手中,,這樣的做法肯定能夠讓散戶賺錢,,激發(fā)投資者對新股的熱情。 一根火柴點燃不了所有原木,,期待管理層把心思用在劈下IPO存在諸多問題的“大樹”上的樹皮,,并劈成不同大小的木條,這時再劃燃手中的火柴點燃它們,,新股發(fā)行恐懼癥才能徹底消失,,沒準新股會變成A股市場的香餑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