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中石化,、中石油正在商討逐步停止成品油批發(fā)的消息,,極大地刺激了民營加油站的神經。對此,,中石化、中石油予以否認,。不過,,中石化2011年成品油批發(fā)量確實大幅萎縮了13.5%,零售量則大增14.4%,,其旗下自營加油站增加了505座,。而且,兩巨頭均在年報中表示,,2012年將進一步減少成品油批發(fā),,增加直銷和零售的比重。(《京華時報》4月11日) 從眼下情況來看,,兩巨頭否認“停批”成品油是可信的,。據(jù)新華社記者調查,在上海及其他一些城市,,由于成品油供應充足,,很多民營加油站正在降價促銷,打起“價格戰(zhàn)”,,中石油,、中石化的一些加油站也被迫加入降價行列(《中華工商時報》4月12日)。然而,,兩巨頭逐步“減批”成品油,,看來也是實情,因為他們去年已經開始這樣做了。 石油巨頭減少成品油批發(fā),,當然不是要將批發(fā)市場拱手讓給民營油企,,而是要把成品油更多地供應給旗下的加油站,或直接銷售給用油大戶,,以增加自身零售比重,、擴大零售市場份額。根據(jù)成品油定價機制,,成品油最高批發(fā)價按最高零售價每噸倒扣300元確定,,即每噸成品油至少有300元的批零差價,石油巨頭增加自身零售比重,,就是要把這一塊利潤更多地納入囊中,。 顯然,石油巨頭“減批”成品油,,與近年來他們動不動對民營加油站“限供”,、“斷供”一脈相承,無論從目的還是結果來看,,這種策略一方面會強化石油巨頭在零售市場的支配地位,,另一方面使得民營加油站的生存空間日漸逼仄。 石油巨頭在零售市場極為強勢地壟斷擴張,、攻城略地,,想必是所向披靡,民營加油站或將面臨新一輪倒閉潮,。2008年,,因被石油巨頭卡住“脖子”,全國約三分之一的民營加油站倒閉,。在接下來幾年里,,每出現(xiàn)一次“油荒”就會有一批民營加油站倒下,而很多倒下或陷入困境的民營加油站,,正是石油巨頭的“收編”對象,。據(jù)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透露,民營加油站所占比例近年來持續(xù)下降,,目前僅占46%,,實際銷售量可能不到三分之一。 石油巨頭強勢壟斷著原油開采,、進口,、煉化以及成品油批發(fā)等環(huán)節(jié),現(xiàn)在又要將成品油零售市場完全變成自己的地盤,,降價促銷的“價格戰(zhàn)”未來怕是很難打起來,,整個石油產業(yè)鏈將徹底“江山一統(tǒng)”,,形成牢不可破的壟斷堡壘。 2005年2月,,國務院頒布“非公36條”,;2010年5月,又頒布“新非公36條”,,其主題都是放寬準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壟斷行業(yè),。溫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前表示,,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新非公36條”的實施細則制定出來。中央的政策很明確,,然而,,民資進入壟斷行業(yè)面臨的是“玻璃門”、“彈簧門”,。比如石油行業(yè),,大門是敞開的,可門口站著兩個彪形大漢,,不讓他者入內,,一些民資好不容易擠進去,但沒水喝,、沒飯吃,,只能灰溜溜地敗下陣來。 石油行業(yè)壟斷的最大理由是“石油關系到國家的能源安全”,,那從原油到成品油批發(fā)均由石油巨頭壟斷經營,,這足以保障“能源安全”了吧?至于成品油零售,,則完全可以交給民間資本經營,,石油巨頭在成品油市場的壟斷擴張應受到遏制,至少應對其市場份額予以必要限制,,甚至應讓其逐步退出成品油零售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