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在4月4日的月度貨幣政策會議后宣布:將維持現(xiàn)行各項利率標準不變,。而此前也有消息說歐洲央行正受到德國等“核心國家”央行的壓力,,要求其退出抗擊債務危機的非常規(guī)政策。對此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現(xiàn)在討論非常規(guī)措施的“退出機制”還為時過早,。
德拉吉此言一出,,歐洲股市與匯市立即出現(xiàn)下跌。歐洲央行的政策無疑向市場傳達了這樣一個信號:歐債危機的“最壞時候”雖然已經過去,,但危機遠沒有結束,。特別是在歐元區(qū)通脹率連續(xù)數(shù)月超過2%的警戒線后,歐洲央行仍維持現(xiàn)行的低利率,,說明他們對當前局勢的嚴重性有了充分的認識,。
應該說歐盟與歐洲央行過去一年的一系列動作,基本上完成了首要目標:整頓財政紀律,。還通過私人債務減記拔除了希臘這座最大的火藥桶上的雷管,。下一步雖然西班牙、葡萄牙等問題還會爆發(fā),,但其劇烈程度仍屬于可控范圍,,因此不會掀起太大的風浪。
下一步歐洲領導人要面對的,,則是長期低迷的經濟,。2011年4季度歐元區(qū)G
D
P環(huán)比下降0.3%,正式拉開了經濟衰退的序幕,。而近期一系列經濟數(shù)據更說明,,這種衰退或低迷不會很快過去,,甚至會在相當長時期內籠罩在歐洲的上空。
從2011年2季度歐債危機再度升級,,到3季度的銀行業(yè),,再到4季度的實體經濟,經濟的起伏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另外,,歐洲的財政緊縮也必定會使經濟增長減速,可以預見,,歐元區(qū)的財政緊縮一天不結束,,經濟增長就難以恢復。
另外,,外部環(huán)境也對歐元區(qū)不利,,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增長放緩、高油價等不利因素交織在一起,。目前歐洲的通脹,,主要成因是輸入性與成本性通脹,其中能源價格首當其沖,。高油價也使歐洲央行不得不提高歐元的匯率,,但同時又抑制了出口,使得經濟恢復的難度加大,。
“腹背受敵”,、“彈藥用光”可以說是歐洲決策者們面臨的窘境。低增長,、高通脹使得歐洲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狹窄,,兩輪LT
R
O后,歐元區(qū)恐難找到新的抵押品,,再加上現(xiàn)在蟄伏在歐洲央行的近8000億歐元存款,,一旦出來,很可能引發(fā)更嚴重的通脹,。而一些能立竿見影的政策,,如發(fā)行歐元債券、讓歐洲央行直接出面收購國債,,都受到德國等國的反對,,只能束之高閣。現(xiàn)在歐洲領導人所期望的,,就是讓油價盡快降下來,,好讓他們的活動空間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