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仍處于談判僵持階段的希臘債務減計談判近期似乎有了較大進展,。希臘財長早些天已表示:雅典政府與私人債權人就債務減計50%的磋商已近完成,。與此同時,希臘議會13日凌晨以三分之二多數(shù)通過了與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的第二輪救援貸款協(xié)議,,為希臘避免債務違約創(chuàng)造了條件,。 雖然此前惠譽將意大利的主權信用評級下調兩級至A-,將西班牙的主權信用評級從AA-下調兩級至A,,但市場對此反應冷淡,并未像之前標普調降評級時那樣出現(xiàn)較大波動,。相反,,歐元兌美元匯率還逆勢出現(xiàn)大幅攀升,近期報價已升至1.3209:1,,市場情緒在向有利于歐元的方向波動,。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歐債危機將在今年得到根本性好轉?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評級將對歐債援助機制(EFSF)產生實實在在的外部沖擊,,由于EFSF需要發(fā)行AAA級債券來低成本融資,只有AAA級成員國提供的保證金才能生效,。法國和奧地利失去AAA評級,,將直接導致EFSF喪失1800億歐元(2276億美元)的AAA級保證金來源。如不能得到德國的有力支援,,那么EFSF的信用評級重回AAA級的可能性較小,由此產生的融資成本將會有所上升,。此其一,。 希臘、意大利等國家在今年上半年仍將處于償債壓力的高峰期,。希臘在3月還本付息總額將高達159.64億歐元,,全年的償債壓力也將達到437.27億歐元,。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歐債問題國家長期以來一直采取借新債還舊債的模式,,債務總規(guī)模并未出現(xiàn)有效縮減,,且后期償債壓力很可能越來越大。此其二,。 目前市場之所以對評級下調等負面消息反應冷淡,,固然有利空出盡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市場已認識到希臘等歐債危機國家雖然時常以退出歐元區(qū)作為威脅,但事實上真正退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對歐債危機國家和歐元區(qū)整體來說,,“合則兩利,、分則雙敗”。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歐債危機國家退出歐元區(qū)很可能“得不償失”,。希臘等歐債問題國債務負擔和償債壓力都非常高,如退出歐元區(qū),,啟用本幣發(fā)債,,勢必面臨發(fā)債難度大幅提升,、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困境,。再考慮到歐元區(qū)邊緣國家的實體經濟狀況普遍較差,,即便本幣貶值,也未必就能有效提振出口,、增加就業(yè),甚至反而可能因為本幣貶值而造成急劇通脹,,導致社會經濟政治狀況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歐債危機國家退出歐元,,也會給歐盟經濟統(tǒng)一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雖然希臘這樣的債務危機國退出歐元區(qū)不會給核心國家?guī)碇苯拥慕洕鷽_擊,,但卻會動搖全球對歐元貨幣體系健康發(fā)展的信心,這對致力于建立統(tǒng)一歐盟的法,、德來說,是個承受不起的巨大沖擊,。同時,,歐元解體之后各國重新啟用本幣,,那么法,、德等核心成員國的貨幣將比目前的歐元明顯升值,,這也不利于德國出口經濟的增長,。 正因為利益與共,、休戚相關,所以歐元區(qū)邊緣國家與核心國家之間出現(xiàn)完全離散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但是出于利益分配和民主決策機制拖沓冗長的特點,,雙方的博弈將延續(xù)較長的時間,。期間可能維持“小幅惡化出現(xiàn),,倒逼危機治理措施出臺”的震蕩改善局面,。在筆者看來,,歐元區(qū)走向財政有限統(tǒng)一,,即歐元發(fā)債權限上收的可能性更大,。 而英國首相卡梅倫炮轟歐元不可持續(xù)的言論,,則是為了英國的利益而力挺英鎊,。事實上,一旦歐元真正崛起,,最早受到威脅的可能不是美元,,而是實體經濟已經失去一流地位,,貨幣地位也位居次一流的英鎊,。一旦英鎊的地位不保,,歐元趨于強勢,,法蘭克福等以歐元為標志的金融中心可能逐步強盛,,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可能動搖乃至削弱,。再加上歐元強勢可能加強歐洲大陸的經濟協(xié)調性,歐陸內部國家加強合作將從實體經濟進一步排斥英國,。 從本質上來說,,歐債危機發(fā)生的根源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宏觀基本面上,,部分國家經濟發(fā)展狀況難以滿足高消費和高福利的開支,,被迫長期采用借債度日的方式維持經濟政治體系的運作;二是操作層面上,,部分國家利用歐元區(qū)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分離的契機,,通過發(fā)行以歐元計價的本國債券低成本融資,,維持本國政治經濟體系的運轉,。 針對這兩個方面,,可以得出解決歐債危機的治本之策:歐元區(qū)各國通過各種途徑建立起與本國經濟發(fā)展狀況相適應的消費和福利體系,,在歐元區(qū)整體層面上逐步采取措施上收部分財政發(fā)債權限,建立權利和義務相匹配的歐元區(qū)統(tǒng)一發(fā)債機制,,降低部分國家濫發(fā)以歐元計價的本國債券的道德風險,。 從目前來看,,第一項政策方針需要歐元區(qū)各國長期的政治經濟整合,,絕非一朝一夕所能達成,。第二項政策則可通過政治協(xié)商和投票機制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果若如此,,則未來歐元區(qū)將在短期小幅震蕩改善中逐步走向中長期的經濟政治競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