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調”,,最近一段時間,,這個詞被提及的頻率比較高,。如何理解這個“微調”筆者認為,,本報最近在呼吁的“財政政策定向寬松”就是一例,。 當前,,歐債危機帶來的影響尚未結束,,而希臘政府周一晚間出人意料地宣布,,將就歐盟解決希臘債務危機的新方案舉行全民公決,,同時將就此在議會進行信任投票,。這無異于在全球市場投下了一枚“核彈”,為此前10月26日歐元區(qū)各方都已經談好的希臘援助方案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 有分析認為,,一旦希臘民眾否決歐盟的救助計劃,將給希臘政治,、經濟以及歐盟解決債務危機的努力帶來負面效應,。同時,也有可能拖動世界經濟下行,,中國經濟也可能受到影響,。因此,我國就有必要隨著世界經濟的變化,,隨時對一系列的政策進行微調,,在某些方面實施定向寬松,并在此基礎上加大力度,。 其實,,最近一段時間,一系列的政策微調措施已經陸續(xù)出臺,,其中一點就是結構性減稅,,如推進資源稅改革、出臺對小微企業(yè)的稅收減免,、增值稅和營業(yè)稅起征點的調整,、增值稅改革試點等。 此外,,還包括明確鐵道債為“政府支持債券”,、允許地方政府自行發(fā)債、允許融資平臺貸款經批準展期一次,、三部委力促“十二五”時期擴大消費等,,這些都是屬于政策的微調。應該說,這一方面可以避免前期宏觀緊縮政策和不確定性增多的外圍環(huán)境疊加效應產生的超調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未來經濟結構調整平穩(wěn)推進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當然,加大“定向寬松”的力度,,并不意味著全面放松,。因此,這需要與各項政策相結合起來,。如信貸要與產業(yè)政策更好地結合,,切實做到有保有壓,保證國家重點在建,、續(xù)建項目的資金需求,,重點支持實體經濟、支持中小企業(yè),,尤其是符合產業(yè)政策的中小企業(yè),,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 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發(fā)布的10月份PMI數據顯示,,這一數據降至50.4%,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僅略高于擴張和萎縮中間線,,但下滑幅度超出預期,這顯示表內外信貸同時收緊環(huán)境下實體經濟下滑速度已明顯加快,。同時,,10月PMI購進價格指數大幅回落至46.2%,而此前業(yè)界對于10月份CPI的預測,,也都有所調低,,這顯示出通脹壓力得到明顯緩解。 應該說,,這都為政策的“微調”,,為政策的定向寬松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現在的關鍵,,就是如何調,,如何加大定向寬松的力度。 筆者認為,,政策的微調可以體現在:在財政政策方面,,要繼續(xù)推進結構性減稅,加大財政支出力度,,對關乎民生,、就業(yè)等薄弱環(huán)節(jié)和困難的小微企業(yè)進行補貼和稅收減免;貨幣政策方面,在維持“總體偏緊”的情況下實行“定向寬松”,,對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和小微企業(yè),、民營企業(yè)等進行信貸傾斜,;在產業(yè)投資政策方面,,恢復前期叫停或緩建的鐵路,、公路,、核電等投資項目,加快水利投資和保障房建設進度等,。 總之,,筆者認為,面對歐債危機可能帶來的影響,,下一步,,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微調”舉措可能漸次推出,并隨著世界經濟的變化隨時加大微調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