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討論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別是公租房建設,。會議要求,公租房面向城鎮(zhèn)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yè)無房職工和在城鎮(zhèn)穩(wěn)定就業(yè)的外來務工人員,,單套建筑面積以40平方米為主,租金按照略低于市場價格的原則確定,。(《新京報》9月20日) 時下住房消費對于很多人來說,,確是難承受之重。購房自不必說,,租房也不容小視,。以北京為例,據(jù)鏈家地產的報告,,2011年上半年全市租金均價為3166元/月/套,。在北京中關村一套43平方米的的一居室,月租金高達4500元,。而老百姓收入是什么狀況呢,?很多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畢業(yè)生,月收入兩三千元是很普遍的情況,,《2010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白皮書》顯示,,廣東全省畢業(yè)生平均月薪為1879元。百姓住房難可見一斑。 如果公租房的定價只是略低于市場價,,就和市場價相差不大,。事實上,有媒體報道,,北京市住建委首次公布的公租房成本租金顯示,,有些項目成本租金不比周邊市場價便宜多少,甚至還高出市場價,。這對減輕居民的住房消費壓力,,起不到什么作用,結果,,只可能是增加了房源,。而就房源來說,市場上并不缺,。時下,,無論到哪個中介去租房,都不存在找不到房源的情況,。房源充足,,其實從中國炒房之盛也可推測出來。雖然中國炒房投機有多嚴重,,一直存在爭議,,沒有定論,但是限購導致住房交易量銳減的情況,,已經作了說明,。炒房族囤積的大量房源,在銷售不暢的情況下,,就只有出租,,租房房源自然不少。 如果公租房只起到增加房源的作用,,那么對解決住房難就沒什么意義,。雖然從理論上說,增加住房供應,,改變供需狀況,,可以降低交易價格,但現(xiàn)實很難說,。被房價揪心了這么多年的中國老百姓,,應該看清了,房價并不是供需矛盾那么簡單,。時下各地廣泛實行的限價,把購房需求壓到低點。但是,,近日廣州市房協(xié)副會長,、新城市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曹志偉放言:“房價永遠不會降,如果明年降了,,我賠你,。”這充分表明,,中國的購房價是人為控制的,,與供需調節(jié)已遠離。事實上,,中國房價時而一夜之間上漲數(shù)千,,遇有力調控又下降數(shù)千上萬,早就讓人看出了問題──如果是供需調節(jié),,會有這么大的定價自由空間嗎,? 公租房價格按略低于市場價定價,可能錯置了二者的關系,。從公租房承擔的功能來看,,公租房應該引導市場價,而不應跟在市場價的后面,。而公租房要起到引導市場價的作用,,必須要讓公租房有足夠的優(yōu)勢,把租戶都吸引過來,,給市場房以壓力,,逼其降價,從而使整個租房價格降低,,以減輕居民租房負擔,。價格優(yōu)勢是最大的優(yōu)勢,如果說公租房和市場房價格差不多,,就沒有了優(yōu)勢,,背離了住房保障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