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銀行股估值很低,,有些銀行股的市盈率只有5倍,,平均市盈率也不到10倍,而市凈率平均只有1.4倍,。銀行股如此廉價,,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銀行盈利水平大幅度增長,今年上半年平均盈利增長超過三成,;其二是股價的節(jié)節(jié)走低,,自4月底以來,銀行股平均下跌了20%,,最大跌幅達25%,,而同期上證指數(shù)或滬深300指數(shù)的平均跌幅只有銀行股的一半。
為什么銀行業(yè)績大幅度增長而股票卻遭到拋售,?筆者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剖析這個問題:
一是投資者對銀行信貸資產不良率的擔憂,。從上半年的報表看,多數(shù)銀行同時實現(xiàn)了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的“雙降”,。但靚麗業(yè)績背后,,多數(shù)上市銀行逾期貸款額出現(xiàn)“抬頭”,其中,,建行逾期貸款較年初增長約10.09%,;中行較年初增10.13%,;交通銀行增幅為約11%;利潤增長較快的民生,、深發(fā)展逾期貸款額增幅分別達到25%和16%,;浦發(fā)、光大增幅則達到22%和18%,。值得注意的是,,銀行逾期貸款中相當大一部分為新近出現(xiàn),數(shù)據(jù)顯示,,建行,、中行3個月內逾期貸款額分別較年初增長40.6%和36.1%;股份制銀行中,,光大,、民生、深發(fā)展3個月以內逾期貸款占比也分別達到61%,、54%和54%,。如果說幾個月前投資者對逾期貸款普遍上升的擔憂還是推測的話,那么,,現(xiàn)在該擔憂正在變成現(xiàn)實,。
中報披露的逾期貸款只是冰山一角,市場最擔心的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究竟會有多少會出現(xiàn)壞賬,。從各家銀行公布的數(shù)據(jù)看,,工行對各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余額超過9340億元;農行為5301億元,;中行為5315億元,;建行為5800億元;交行為3083億元,。五大行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余額總計達到2.87萬億元,。從實際情況看,多數(shù)地方政府的融資還款來源寄希望于土地出讓收入,。而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今年土地市場十分不景氣,截至目前,,土地出讓面積只完成今年年度計劃的三成,,土地流標的數(shù)量卻大大增加
(比去年增加2倍)。土地出讓收入減少,,而還款的時間越來越緊迫,,這將考驗銀行家的智慧,也將考驗地方政府官員的能力。對于股市投資者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不確定性,,選擇回避才是最安全的策略。
二是市場流動性的減少,。因為物價的快速上漲,,今年上半年人民銀行采取了提高存準率、提高利率,、信貸規(guī)�,?刂频仁侄慰刂剖袌龅牧鲃有裕关泿殴⿷康脑鲩L速度出現(xiàn)明顯下滑,,由2009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于是,市場流動性明顯緊張,,民間借貸利率已經(jīng)超過20%,,資金價格的飆升必然導致估值水平的快速下降。因此,,當我們在看到估值水平接近歷史底部時,,不要忽視資金價格也在創(chuàng)歷史新高的事實。
在市場缺乏流動性支持的情況下,,受影響最大首先是大盤藍籌股,,尤其是銀行股。按行業(yè)來劃分的話,,銀行股的流通市值占比在股市里居第一位,,銀行板塊的股票數(shù)量占總市場的42%,總市值占比達30%,,流通市值占市場總流通市值比例的15%以上,。單只銀行股票的流通市值都比較大,,“塊頭”最小的光大銀行的流通市值也在100億元以上,。因此,炒作銀行股需要大量的資金,,在市場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銀行股必然遭到拋棄。只要市場流動性沒有出現(xiàn)改善,,以銀行為代表的藍籌股價格還將不斷走低,。
目前資金緊張的原因,是過去兩三年政府投資規(guī)模過大占用了太多信貸資源,。在正常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的50%是靠融資的,去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規(guī)模是27萬億元,融資規(guī)模約為14萬億元,,今年固定資產投資規(guī)模至少比2010年多20%,,因此,總規(guī)模應該在32.5萬億元左右,,需要配套的融資規(guī)模是16萬億元左右,。如果將融資規(guī)模控制在去年的14萬億元,,資金自然緊張,。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銀行首先要滿足國有企業(yè)及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民營企業(yè)的貸款就被壓縮,。
如果不壓縮,中國每年增加十幾萬億元的貨幣投放,,物價穩(wěn)定將是很大的問題,。7月2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下半年“穩(wěn)定物價是第一位的工作”,。顯然,,資金緊張的問題在下半年還不會緩解。
近日,,在市場期盼貨幣政策放松的“緊要關頭”,,貨幣當局又傳出了“緊”的聲音,人民銀行又開始將商業(yè)銀行的保證金列入存款準備金的基數(shù),。假設按照21%的平均比例計算,,商業(yè)銀行體系累計需上繳的存款準備金在9000億元左右。這幾乎相當于在原有基數(shù)上,,上調2~3次存款準備金的效果,。
上述分析說明“適度從緊”將是未來一段時期貨幣政策的主要基調,銀行股依然不會有機會,。
三是主力機構不斷“減員”,,缺少戰(zhàn)斗力。從投資者結構看,,投資藍籌股的主要是以基金為主的機構投資者,,私募基金及散戶投資者對藍籌股沒有興趣(除非藍籌股形成了明顯上升的趨勢)。因此,,基金規(guī)模擴張的快慢就決定了藍籌股股價上漲的速度,。2008年以后,基金的總規(guī)模一直沒有擺脫凈減少的悲慘命運,,即使2009年基金業(yè)績大增的情況下,,基金規(guī)模也是縮水的,。藍籌股的主力買家不斷縮水,藍籌股股價當然只有不斷下跌了,。假如出現(xiàn)2007年的情形,,基金投資者瘋狂買基金,則藍籌股將有大牛市行情了,。
今年80%股票型基金出現(xiàn)虧損,,虧損總額達1200多億元。與此對應的是投資者對證券投資基金的信任度越來越低,,今年以來新基金發(fā)行市場一直處于亢奮狀態(tài),,但基民對此卻不買賬。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8月25日,,今年以來總共成立新基金152只,而去年全年總共成立新基金154只,。由此,,今年前8個月所誕生新基金數(shù)目已與去年全年水平持平。而年內成立的新基金平均單只募集規(guī)模僅為13.42億元,,這不僅低于去年的21.30億元和2009年的31.89億元,,而且還低于2008年大熊市創(chuàng)出的單只基金首發(fā)18.2億元的最慘銷售業(yè)績。
因為主力部隊缺乏充足的彈藥,,無法展開大規(guī)模的陣地戰(zhàn),。這就是當前股市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