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月24日)財政部發(fā)公告:從4月20日起,國家在海南針對年滿18周歲,、乘飛機離開海南島但不離開中國國境的國內外公民,,試點實施“離島免稅”政策,,以進一步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聚“人氣”。
由于中國內地居民包括海南省內居民也可享受“離島免稅”政策,,這事不管大伙兒去不去海南省旅游或公干,,都有必要關注一下,,至少要初步搞懂政策的大致好處所在。
但凡涉稅的事,,財政部通常按稅收術語作解釋,,普通民眾聽起來難免似懂非懂。簡單講“離島免稅”可用三句大白話加以概括:
其一,,到海南省買東西比在北京,、上海要便宜(可免消費稅);其二,,在海南開店做生意可以少繳三道稅,;其三,限制條件也很苛刻,。
就其一,,游客經過一定程序,所購物品所含消費稅可在離島前退還,。就其二,,國家向店家退關稅、進口環(huán)節(jié)稅,、增值稅,。綜合其一和其二,四道退稅或多或少都能讓游客得實惠,,把四項實惠相加,,所買物品最多可比同類含稅物品便宜近一半。
問題在于其三:予以“離島免稅”的商品必須是進口貨,,且有嚴格種類限制,;游客須到專設免稅店購物,非免稅店買的不算,;做此生意門檻很高,,并非誰想做就可做;游客一次購物數量和一年購物次數都受限制,,并非走進免稅店就可當“量販”,。
對以上文字再作概括,離島免稅不但惠及海外游客,,也惠及上島的所有成年國人,。但對于國家——若就事論事,則猶如做一筆“虧本買賣”,。
但是,,作為實施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國家戰(zhàn)略的必需一環(huán),“離島免稅”的大賬,,卻有另外的算法,。免稅購物集聚人氣促旅游,,旅游帶動購物、餐飲和物流,,如此往復一旦形成良性循環(huán),,其發(fā)展態(tài)勢自不待言。
迄今,,日本沖繩、韓國濟州以及我國臺灣省轄的澎湖等三島,,已相繼實施“離境退稅”和“離島免稅”,,效果總體不錯。在中國內地,,今年元旦已在海南試行針對海外游客的“離境退稅”,,這回不分游客國籍再試行受益面更廣的“離島免稅”,足以彰顯中央和海南省加快現代服務業(yè)發(fā)展的決心和果敢,。
一段時間來,,海內外均有輿論擔心中國改革開放步履會放慢,可在短短數月內,,“離島退稅”及“離島免稅”相繼推出和旋將推出,,恰好對“擔心”作了有說服力的應答。
有兩組數據被用以看好“離島免稅”的實施前景:去年海南接待過夜游客近2600萬人次,,其中97%系國內游客,;同年中國人在國外購物消費達2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境購物消費1880億元,。一旦“離島免稅”政策實施,,國內游客就近去海南購買免稅商品,消費潛力當被看好,。
不過,,沖繩、濟州,、澎湖三島,,相同的政策舉措只被實際作用于促進旅游業(yè)的輔助手段。正常情形下,,海南實施“兩個離島”政策也只能作用于此,。因此,海南旅游業(yè)要獲可持續(xù)大發(fā)展,,更多仍取決于當地政府和企業(yè)在合力營造軟硬件環(huán)境上有否大作為,。
此外,“一統(tǒng)就死,、一放就亂”系國內現階段的“市場生態(tài)”之一,。80年代后期海南大開發(fā)起步就亂成一鍋粥,,傷及“元氣”20年。這一回,,秩序,、規(guī)范、法制,、監(jiān)管一定要配套,,否則,單就“兩個離島”本身,,很可能又結出“歪瓜裂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