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正在發(fā)生變化,日本大地震以及核泄漏危機徹底改變了其波瀾不驚的國際貨幣角色,。近日,,7國集團央行聯(lián)手打壓日元匯率,使得日元匯率暫時回歸地震前水平,。 為什么災害會導致日元走高,?這來自市場對于歷史經驗的判斷與解讀。從1995年1月阪神大地震的經驗來看,,盡管造成超過6000人喪生,,然而日元在地震一個月后加速升值,升值幅度超過20%,。至于本次地震,,市場判斷伴隨著日本政府避險情緒的增加以及拋售海外資產的可能,日元回流國內預期會加大,,而這顯然會導致日元升值且幅度不菲,。
一般而言,央行直接干預外匯市場會在匯率偏離目標匯率過大或者預期不確定的情況下發(fā)生,。目前日元情況更多屬于前者,,日元一周之內急速升值,顯然也與國際資本押寶日元今后的升值幅度加大息息相關,。 距離上次7國集團央行聯(lián)手出擊干預歐元匯率,,已經過去十二年。一個輪回背后,,可見國際社會對于日元關注之高,。不過,目前斷言7國集團的聯(lián)合干預日元匯率已然奏效為時尚早,。 日元今后怎么走?這或許更取決于日元的過去,。上世紀八十年代廣島協(xié)議將日元升值一倍之后,,日本進入“失去的十年”。長期的不景氣讓日本借用凱恩斯刺激政策,,大舉舉債,,期待更多投資換來經濟增長,可惜奏效甚微,。最直接后果就在于日本奉行長期零利率政策,,從此政府民間都更偏好弱勢日元,,以期維持出口優(yōu)勢,這導致日元在國際貨幣中處境尷尬:長久以來,,國際外匯市場一直存在大量的“套息”交易,,也就是借入低利率的貨幣同時買入高利率的貨幣,日元充當?shù)慕巧褪堑屠守泿沤巧�,,與澳元等貨幣最高利差可達7%左右,。 正如日元的今日弱勢來自于日本政府的過去政策,日元的未來同樣取決于日本政府當下抉擇,。根據日本機構估算,,這場大地震對該國經濟造成的損失預計最高達16萬億日元,遠超1995年阪神大地震9.9萬億日元的損失,。與此同時,,如今日本政府財力與阪神大地震時期的財大氣粗不可比擬,不僅負債超過GDP的200%,,財政赤字也高達GDP的10%,,同時民間儲蓄率則一路下降,重建難度可想而知,。 伴隨著日本重建之路展開,,重建資金從何而來至關重要,這對于日元長期影響深遠,。目前日本政府面臨三個選擇,,舉債、加稅,、抑或財政赤字化,。舉債空間有限,加稅支持不夠,,財政赤字化則是真正徹底的印鈔票,,會造成日元長期走弱。 歷史會同樣敲兩次門嗎,?誰也不知道,。正因此如今日本政府與阪神大地震時候的日本政府相似又不相似,導致了國際資本市場對于日元的分歧也在加大,。除了堅定看多日元之外,,有機構則宣稱目前是做空日元千載難逢的機會。當前投機客與監(jiān)管者對于日元匯率的博弈還在膠著狀態(tài),,隨著時間的流逝,,天平可能還是將傾向市場的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