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樹成:今年物價或全年走高 |
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國的通脹達到百分之十幾,,曾出現(xiàn)最高24%的通脹,,但是人民群眾對物價上漲的承受度還是比較高的,大家都支持市場化傾向的改革,,把物價機制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到了今天,廣大人民群眾對物價上漲的承受度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貧富差距的拉大起到了加劇作用。 |
當前的主流觀點認為,,今年物價走勢會前高后低,。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經(jīng)濟研究所所長劉樹成表示,,他同意這樣的一個基本判斷,,但是今年物價的走勢很可能也會出現(xiàn)上半年高、下半年持續(xù)高的局面,,因此對物價上漲不可掉以輕心,。
劉樹成認為,有三個原因可能導致今年物價的全年持續(xù)走高:
第一是經(jīng)濟增長速度過快,。雖然中外經(jīng)濟專家都預測2011年中國經(jīng)濟增長率要低于2010年,,但是這仍不能排除2011年中國經(jīng)濟增長率會高于2010年的可能性。當前正處于一個政治周期的坎上,,今年各級政府的換屆以及明年黨的代表大會和慶祝建黨90周年等,。再加上今年是“十二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各地有大量的熱錢投資,。這些大量的推動因素有可能把今年經(jīng)濟增長速度由偏快推向過熱,,這是助推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
第二個因素就是農業(yè)自然災害,。如果自然災害的影響加大,,我國的糧食不能豐收,這也將助推物價上漲,。
第三個因素是國際上美元走勢和大宗商品,、大宗農產品以及原油價格,、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使得我國輸入型的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特別是最近中東,、北非政局動亂,這對于油價的影響很大,。
劉樹成稱,,要正確認識當前通脹的形成因素,不能把通脹的原因簡單的歸于成本推動這一條,。目前的通貨膨脹有五個方面因素:供給因素,、需求因素、國際因素,、市場管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如果把主要成因歸因到成本推動上,就會不太同意當前貨幣政策采取緊縮流動性的做法,,也難以理解為什么這次要采取非常綜合,、非常廣泛的措施來制止剛剛到4%、尚不算太高的通脹,。而是主張從成本,、供給的角度來解決通脹。
劉樹成說,,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國的通脹達到百分之十幾,,曾出現(xiàn)最高24%的通脹,,但是人民群眾對物價上漲的承受度還是比較高的,大家都支持市場化傾向的改革,,把物價機制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到了今天,廣大人民群眾對物價上漲的承受度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貧富差距的拉大起到了加劇作用。
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穩(wěn)定價格預期比穩(wěn)定現(xiàn)期價格更為重要,。物價在當前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個經(jīng)濟問題,而且是一個社會問題,,已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有其深刻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