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fā)改委19日晚發(fā)布通知,決定自2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銷售價格每噸提高350元,,全國平均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分別提高0.26元和0.3元。
從大環(huán)境看,,目前通脹居高不下,央行如臨大敵,,不到兩個月時間,,三次動用貨幣政策工具:一次加息,兩次上調準備金率,。在這種情況下,,發(fā)改委豈能上調油價,給通脹火上澆油呢,?從微觀因素看,,現(xiàn)在春運還沒有結束,上調油價肯定對春運造成一定影響,,使得汽車客運票價上漲,,加重春運期間出行旅客負擔。
發(fā)改委有關負責人回答成品油價格上調問題時表示,,國家適當推遲了提價時間,、控制了提價幅度。但是,,觀察發(fā)現(xiàn),,這次成品油上調絕對數(shù)是去年以來調價幅度最大的。去年最高點是4月26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均上調320元,,而這次每噸上調350元,,如何控制了提價幅度?
更加讓人看不明白點的是,,在通脹率高達4.9%的情況下,,居然上調對通脹助推作用相當大的成品油價格。這無疑是對通脹火上澆油,。大家知道,,這次蔬菜、糧食,、食品等消費品價格大幅漲價中,,田間的農民種植者并沒有受益多少。主要是運輸,、市場各種收費,、繁雜的各種環(huán)節(jié)剝離太多,,推高了蔬菜等農副產品成本。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運輸主要依靠汽車貨運,,運輸成本中油價是主要部分。油價上調必然加大運輸成本甚至無限放大運輸成本,,這對于南菜北運十分不利,,將大大加大南菜北運的成本,進而推高農副產品價格,,推高通脹率,。在這個時候上調成品油價格,時機選擇很值得商榷,。
發(fā)改委從去年以來就要求各級政府要審慎出臺政府定價和指導價格產品,,并且為了抑制通脹,既要限制農副產品漲價幅度,,又要采取價格臨時干預措施,還要重拳打擊農產品投機,。但是,,發(fā)改委自己卻不顧通脹高企屢屢提高成品油價格,接下來會否引發(fā)各地新一輪水電氣煤等公共產品,、政府定價或指導價格產品的提價潮呢,?可能性非常大。
也許按照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際油價漲幅確實到了調價的時間窗,,與國際接軌也沒有錯。但既然國家力量已經介入市場調控中來了,,那么在這個特殊時期,,在通脹已經威脅到普通老百姓的民生大計時,一切都應該為控通脹讓步讓路,。不能為了少數(shù)壟斷企業(yè)的利益而不顧通脹給廣大百姓生活造成的壓力,。在通脹的特殊時期,國企如何承擔社會責任,?難道油企可以在抑制通脹的政策中置身事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