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股破發(fā)重現(xiàn),,讓新股投資者感到十分不爽。本欄以為,,只要新股保持高價發(fā)行,,那么新股破發(fā)將是常態(tài),投資者只能被迫適應這種格局,。 很明顯,,現(xiàn)在新股一二級市場差價已經成了唐僧肉,誰都惦記,。如何能把新股發(fā)行價定在更高的價位,,似乎成為了很多承銷機構認真研究的課題,,上市公司當然樂于發(fā)行價格越來越高,,因為圈錢多了總不是壞事。所以說,,如果發(fā)行價格能夠高于其本身二級市場合理定價,,便是發(fā)行方的成功。 二級市場投資者對新股發(fā)行價格倒不是那么敏感,,反正自己按照上市公司估值接盤,,大不了不要,,任其破發(fā)。最關心新股發(fā)行價格的,,還要數(shù)一級市場投資者,。 一級市場資金又分為兩部分,一是有能力影響發(fā)行程序的機構資金,,另一部分是只能被動接受的散戶資金,。對于機構資金,在遇到好股票的時候,,一般會提高網下申購的比例,,例如海南橡膠。而絕大多數(shù)股票,,都是僅有20%為網下配售,,這20%的比例應是證監(jiān)會允許的下限,此舉表示機構資金對于三個月后這家公司的股價能否保持在發(fā)行價上方并無把握,。 所以說,,隨著發(fā)行方對一級市場利潤的壓榨,未來新股上市即破發(fā)將會時常遇到,,隨著股指的上漲,,發(fā)行市盈率也會水漲船高,只有熊市才會新股破發(fā)的定律已被改寫,。 今后投資者在選擇新股申購的時候,,可以重點關注網下配售的比例。如果網下配售比例較高,,這類股票往往非常安全,,因為有能力調控發(fā)行過程的機構資金都愿意多配售新股,這樣的新股不僅不會破發(fā),,而且漲幅也會相對較大,。至于絕大多數(shù)的股票,普通投資者往往難以判斷其內在價值,,與其付出高昂的資金成本去不斷申購不知道會不會破發(fā)的新股,,還不如踏踏實實投資二級市場,2011年交易結束之時,,二級市場的綜合收益水平應較一級市場更高,。 新股一級市場申購利潤趨薄,與國外成熟股市越來越像,,并不能武斷地說對或者不對,。但平心而論,咱這新股質量跟人家相差可不是一星半點,一年績優(yōu),、二年績平,、三年虧損的股票還會比比皆是,真正值得投資者長期投資的,,還得等到三年之后,。 或許國外股市喜歡老股票不喜歡新股也有類似的原因,微軟,、可口可樂等公司的經營一般不會突然變差,,但新上市的視頻網站股票可就難說,天知道三年后這些網站還會不會存在,。 投資者應該盡快改變自己的投資思路,,尋找上市時間較長、消費者口碑較好的股票進行長期價值投資,,對于自己并不熟悉的領域,,例如軍工、風能等過高的高科技,,還是敬而遠之比較好,。
|